1944年9月18日,国民党军长陈牧农被枪决,成为抗战爆发后,被处决的第四个黄埔一期将领。陈牧农之死,有人说是张发奎公报私仇,事实真的如此吗? 1944年9月16日,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电令93军军长陈牧农到桂林开会,陈牧农正在犹豫到底去不去开会时,张发奎派来接他的专车已经到了。陈牧农不能强行不去,忐忑不安的上了车。 车到桂林后,在一个检查点停留时,突然冲过来一队宪兵,将陈牧农带走关押。陈牧农被抓后,预感不妙,要求面见张发奎申诉,得到的回复是“张长官身体不适,暂不见人。” 两天后,陈牧农在桂林火车站被执行枪决,对外公布的罪名是“作战不力,临阵脱逃。” 陈牧农被杀后,有说法称张发奎是公报私仇,因为他的侄子第四军军长张德能此前因丢失长沙,被蒋介石点名枪毙。张发奎这次杀了陈牧农这个黄埔一期的军长,是对老蒋的报复。 其实,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张德能是粤军将领不假,但他和张发奎除了都姓“张”之外,并无关系,张发奎出生于广东始兴县隘子镇,是客家人,张德能出生于广东开平县的一个华侨家庭,两个人根本就不是亲戚。 所谓张德能是“张发奎侄子”的说法,是不存在的。 张德能被杀,并不冤枉,在此前的长(沙)衡(阳)会战中,负责防守长沙的第四军守了不到三天就溃走了。这次日军出动的兵力,大大超过前三次长沙会战不假,长沙守军兵力不足也是事实,但一个主力军就守了两天多,到最后军长张德能还带头逃跑了,表现不可谓不糟糕。 长沙沦陷后,方先觉率不满员的第十军一万七千余众,坚守衡阳47天,对比之下,可谓差距明显。因此,老蒋对张德能起了杀心,尽管有不少人求情,还是点名将其处决。 张德能的第四军,好歹也在长沙抵抗过,给了日军一定杀伤。和张德能比,陈牧农则更为该杀的多。 衡阳沦陷后,日军集结重兵进犯广西。张发奎手头兵力不足,给重庆连发电报要求增派部队,老蒋将卫戍重庆的93军调去,93军出发时,老蒋叮嘱陈牧农:“务必坚守全州,在援军到来之前,不能撤退。” 陈牧农率部到全州后,老蒋见军情紧急,再次发去电报,让93军至少坚守全州三个月。为了让陈牧农有坚守的信心,老蒋还调拨给了该军足够几个月消耗的补给 。 不想,在日军进攻全州时,仅先头部队的一次试攻,就让陈牧农吓破了胆,他带着全军未做抵抗就撤离全州,就这样,日军极为轻易的占领了全州。 陈牧农撤退时,并未向第四战区长官部报告。当张发奎得知全州沦陷后,大为震惊,给老蒋发去电报:“陈军长未奉命令,擅自弃守全州,焚毁大批军用物资,应该予以严惩。” 老蒋大怒,下令张发奎将陈牧农处决。张发奎接到电报后,先以开会的名义将陈牧农骗来关押,之后又等了两天,张发奎见老蒋没有反悔,便下达了对陈牧农的处决令。 可以看出,陈牧农之死,罪有应得,和张发奎其实并无多大关系,是暴怒的老蒋要杀人泄愤。(图片:陈牧农)
1944年9月18日,国民党军长陈牧农被枪决,成为抗战爆发后,被处决的第四个黄埔
报君知史
2025-01-14 00:23:51
0
阅读: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