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北院区核心建筑主体结构封顶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1-14 07:30:42

本报讯(记者代丽丽)昨天9时,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浇筑,中建八局承建的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项目核心建筑——文物展示用房顺利完成主体结构封顶。这标志着故宫北院区全面进入二次结构、机电安装及装饰装修阶段。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项目规划选址位于海淀区西北旺镇西玉河村,建设用地规模11.55公顷,总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主要包括文物展示用房、文物修复用房和办公服务用房三栋建筑。建成后将是一座集文物展示、修复、保存和文化传播、观众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将极大改善故宫文物的保存、修复、研究及展示条件,对加强故宫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

文物展示用房作为故宫北院区的核心建筑,承担着文物展览展示、社会教育、文化传播、观众服务等重要功能,总建筑规模超过6万平方米,拥有12间展厅,展览展示空间近3.5万平方米。建筑主体采用线性格局,将场地划分为南北序列,南面临水、北面叠山。建筑形制从故宫中轴线的高潮——太和门至三大殿的尺度中提取,完好顺应基地边界。屋顶作为整个建筑体量的中枢,寓意故宫的“天际线”,于上空形成建筑内外均可感知的金顶华盖。建构形式借鉴中国古典宫殿建筑的三段式原则,形成全新的台基、墙身、屋顶组合。建筑内部的公共空间自东向西由开放包容的礼仪大厅过渡到汇聚向心的中央大厅,再承接以水岸画廊串联的展览空间,为公众打造独一无二的参观体验。紫禁城的传统元素与色彩美学也在北院区得以传承,窗棂、格构、屋檐,处处体现着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与创新,彰显出兼容并蓄的东方古典之美。

文物展示用房对使用耐久性、人防等级、防潮防渗、大空间恒定环境等要素要求极高。项目依标确定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地下工程防水等级为一级,耐火等级为一级。

项目开工以来,中建八局北院区项目部克服超深基坑、超长结构、大体积高性能混凝土指标特殊、隔震支座种类繁多,防水防潮施工质量要求高,机电管线排布复杂等困难。项目创新应用多维多点复合减隔震技术、百年特种混凝土施工技术、百年丙烯酸聚合物水泥防水施工技术等八项关键技术,为文物的长期保存和建筑防潮稳定提供安全保障。

1 阅读: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