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由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指导、羊城晚报社联合广州同文教育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明天已来—AI浪潮下的教育变革”2025家庭教育主题论坛&教育领航者同学会暨2024年度教育领航单位致敬盛典在广州华外同文外国语学校举行。这不仅是一场教育界的盛会,更是一次跨界的前沿探讨,上下午场分别聚焦“AI浪潮下,如何陪伴孩子拥抱未来”和“AI浪潮下的教育变革与学校转型”两大主题,当天的教育领航者同学会更是深入探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如何落地生根。
“当前,面对汹涌而来的AI浪潮,我们不愿仅作为旁观者,也渴望成为这场变革的引领者与推动者。”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专职编委林如敏在致辞中表示,羊城晚报将打破传统教育的界限,破圈出圈,跨界融合,拥抱AI,深入挖掘教育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无限潜能。
家庭教育“金课”,AI时代,家庭陪伴新未来
在AI时代,家庭教育和学校转型成为教育变革的关键议题。上午的家庭教育主题论坛中,数位教育专家从不同角度为家长们带来了干货满满的家庭教育“金课”。
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广州市海珠二小教育集团总校长、广东省现代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刘良华强调“自然教育”“父母陪伴”“夫妻关系”等关键词,提出“美好的夫妻关系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并指出家庭教育实为根果理论,要培养孩子的根,即良好的性格、身体和生活习惯,而非单纯关注学习成绩。
广州华外同文外国语学校党支部书记、总校长朱子平则从AI环境下家庭教育的基础逻辑出发,认为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基础,AI时代,家校社都要充分利用AI支持教育。“人没有了尊严,谈不上自信、自强。因此,家校要给予学生充分尊重,用正确方式去尊重孩子,就能开启孩子的心灵之门,为自己的家庭教育开辟一条崭新之路。”
在圆桌论坛讨论中,广州华外同文外国语学校CEP双语学部中小学家委会会长陈林认为,孩子沉迷游戏是因为在现实世界缺乏获得感和归属感,家长应“跟手机抢孩子”,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林冬桂提出,AI代替不了人的情感体验,家长要承担学习者、引领者、陪伴者的角色,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广州华外同文外国语学校总校副校长及创新融合部校长黄彦分享了华外同文外国语学校家校共育的实践经验,强调学校注重家校沟通活动,让家长深度参与孩子的成长。
社区教育也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场,广州市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广州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陈闽茜介绍,广州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和有关部门联合推出羊城父母学堂校外版,打造了“小狮子一家”情景剧及其课程体系,通过科普视频引导家长读懂孩子;广州市妇联还开通了“38613861转5”家庭教育服务热线。“我们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达成学校、家庭、社会共育的良好新生态。”陈闽茜说道。
熊璋:AI时代,教育重点是培养科学精神和综合素质
本次活动邀请到了教育部义教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专家组组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熊璋教授,在上下午的论坛现场带来了精彩演讲,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落地提供了最新思路。
熊璋指出,在科技的神奇版图中,AI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重塑着我们与世界的交互方式,其超强的感知力为人类打开了认识世界的全新维度。他预测,到2040年,全球机器人数量将飙升至100亿个,人均一个机器人,这将掀起一场生活方式与社会运转模式的变革风暴。面对这样的未来,教育需要做出改变。
熊璋强调,“未来所有知识传递型的教育都会边缘,因为人工智能几乎能解决所有问题。”在AI时代,教育应重点放在科学精神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上,帮助孩子理解科技对社会的影响,培养他们灵活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他提出,“未来,国家和世界需要孩子具备的是综合且协作的能力,而非单一能力。学科界限正变得越来越模糊,跨学科需求日益高涨。”
熊璋还指出,在人工智能时代浪潮下,“不能输的起跑线”定义变了。家长不应只关注孩子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起跑线,而应重视“不要输在身体健康的起跑线”和“不要输在未来社会适应的起跑线”。孩子的发展应是综合性的,老师和学校要转变教育理念,促进孩子在身体、心理、知识、技能、社会适应等多维度的全面发展。
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主要涵盖三种极具潜力的模式:AI嵌入式、Copilot(副驾驶)模式和AI替身代理智能体模式。这些模式将使教育方式发生重大变革,节省传统应试刷题模式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教师、校长和家长有更多时间用于思考、探索、创新。
熊璋特别强调,无论技术环境如何变化,教师应永葆育人初心,精准把握和了解学生的成长需要与个性特质,及时给予个性化关怀和呵护,使学生在“冷冰冰”的人工智能世界里,依然能够感受并持续传递人性的温暖,真正成为学生的“灵魂工程师”。传统老师想不被淘汰,数字素养与技能是教师立身之本。教师要从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4个维度提升自己。
“导师”精彩点评:AI是教育的赋能工具,要让学生学会使用这种力量
下午场的教育领航者同学会聚焦AI浪潮下的教育变革与学校转型。由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叶丽琳、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李盛兵、澳门中西创新学院校董仲伟合、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陈坪组成的“四人导师团”,以及来自全省20多个中小学校的校长们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答辩课,围绕“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如何落地生根”这一主题展开限时思辨。
叶丽琳强调,AI的颠覆性在于它改变了我们获取知识的方式,从传统的逻辑学习转变为利用大模型快速获取信息。她指出,教育需要适应AI带来的变化,重新思考什么样的学习才有价值,什么样的学校才是令人向往的。未来的教师需要具备更强的情感和沟通能力,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叶丽琳提醒道,未来的教师需要具备更强的情感和沟通能力,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如果教师的知识储备不如AI,学生可能会更倾向于选择AI作为学习的辅助工具。因此,教师需要更好地与学生交流、陪伴和鼓励他们提问,培养他们的提问能力和协作能力。”
叶丽琳也对学生提出了期望,“我们希望培养的学生不仅能够提出问题,还能够具备沟通协调和协作的能力,并且能够善用AI。钢铁侠穿上了赋予超能力的战衣后,就变得战无不胜,同样地,学生们要利用AI的力量去做最牛的事情。”
仲伟合从个人经历出发,分享了AI翻译机器超越人类翻译的现实,强调教师素质的提升是人工智能教育落地生根的关键。他提出,数字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教学方式的改变是实现AI教育的重要基础,重构课程体系是必要条件,借助人工智能驱动的课程体系,才能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教育评价方式也应与时俱进,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变化,否则将难以准确衡量教育效果,实现预定的教育目标。”
李盛兵指出,人工智能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未来的教师将是“双教师”模式,即数字教师和传统教师的结合。他建议在中小学开设专门的AI应用课程,让学生学会使用AI工具,而不是禁止他们使用。李盛兵建议,在中小学开设一门课程或特定章节,专门教授学生如何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进行各学科的学习,如数学、语文、物理、化学、艺术和英语等。“这不仅是必要的,也是积极主动的介入方式,而不是禁止学生使用这些工具。人工智能是我们的一种力量,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会使用这种力量。”
陈坪则从AI的跨界和越界问题入手,强调AI应该是我们的赋能手段和工具,而不是替代人类的存在。“我们需要思考如何让AI成为教育的赋能工具,而不是带来负面影响。AI应该为我们的未来生活打造更美好的明天,而不是成为替代人类的存在。”陈坪强调,虽然我们希望培养学生的AI素养,但这种素养并非仅仅通过课堂教授就能获得。“许多学生是在生活中自然接触和应用AI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习和习得AI素养的。例如,一位上海中学生通过编写一段命令,意外地实现了产品化的商业生产。这表明AI的应用更多地依赖于实践和探索,而不是传统的课堂教学。”
“同学”精彩答辩:技术浪潮席卷而来,避无可避,应当积极“踏浪而行”
在答辩环节,各位“同学”积极分享了各自学校运用AI赋能教育的实践经验。湖南师大附属黄埔实验学校校长杜军强调,面对AI浪潮,须明确AI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回归育人本质,注重学生的品格塑造、价值观培养及社会责任感的树立。
清华附中湾区学校副校长闫兴华指出,人工智能教育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更是对教育方式的全面革新,课程、社团、竞赛及基础扩展体系构成了人工智能教育的核心。
广东华侨中学副校长武四海表示,中小学阶段开设人工智能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学校积极实施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开发了面向问题解决能力的人工智能课程。
广州中学副校长周文超提出了三个观点:应有正确的价值导向,人工智能教育落地需要有明确的路径,持续的推动是关键。
广州市培正中学副校长崔美龄表示,人工智能教育在于赋能学校教育,学校尝试使用数字化课堂评价分析系统,借助科大讯飞等人工智能技术,在英语学科中实现学生个性化教学。
广州市为明学校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钟和军指出,学校注重将人工智能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分阶段在小学至中学落实人工智能教育。
广东实验中学云城校区校长柯中明在现场分享了八个字“智启未来,爱润童心”,“因为在人工智能这种背景下教育尤其要关注情感,情感的最高境界就是爱,所以学校格外注重这一点。”
广州市越秀区小北路小学党总支副书记、校长汤婉峰认为,“落地生根”就是要根据每一个学校的自己的实际情况生长,在她看来可以有三个契合发展,“第一是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契合发展,第二要与课程育人契合发展,第三要与队伍建设契合发展。”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黄埔实验学校副校长石丽媛介绍了学校在这一领域的做法,她提到,学校是从课堂模式、教师准备、学习场景、课后辅导,还有学生的自主探究、教学评价等方面来进行的。
广州市越秀区农林下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成艳萍认为人工智能教育在校园落地根本在于教师。“首先需要提升教师的自身素养,其次要致力于课程的设计和整合,让人工智能融入日常的教学,最后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引领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开展项目式学习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属科学城实验学校校长周小飞认为,教育管理者在推动人工智能教育时,应保持开放的科学态度,持续学习是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在学校落地的关键。校长作为管理者、参与者和榜样,应躬身入局,带头推动人工智能教育的实施,通过校长的示范和引领,可以激发全校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教育的深入发展。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主任、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党总支书记兼校长张锦庭提到,人工智能教育的小学落地有四个方面:目标准确、资源整合、各学科同步融合、时刻检验效果。“学校与广州高校和实验室等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解决人工智能在小学阶段的创新性问题。现在关键其一是老师们的接受程度,其二是接受了以后如何创新改革的问题,否则我们的课堂教师就无所谓创新,我们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就是一句空话。”
广州市越秀区文德路小学校长陈康英在现场分享了在AI时代怎样做到与时偕行的心得与做法,陈康英提到了三个字:“扬”“融”“避”。“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实现应用,应当着眼三个关键点:深度、温度与格局。”
广州市番禺区诺德安达学校校长杨琳琳指出,人工智能下的教育工作,除了要让学生学习机器算法的技术原理,还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思考“为何算法会影响人类的决策?”这一“深度”题;同时,教育工作者要带领学生一同答好“技术向善”这道“温度”题,引导学生思考技术应用背后的一系列社会责任,培养既有技术能力又具备高尚品德的未来公民;更要答好技术应用的“格局”题,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切实打开学生视野,助其看到更大的世界。
“技术浪潮席卷而来,避无可避,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踏浪而行’。”广州市黄埔区华外同文外国语学校双语部中学校长秦金华表示,中小学教育在拥抱人工智能技术之余,更应当避免陷入被技术“裹挟”的困境,教育工作者需进一步思考教育的“变与不变”。秦金华指出,要把握技术工具之“变”,把AI作为提升师生、家长素质素养与教育教学能力的切实抓手;技术浪潮下更要坚守教育人的本质情怀,落实“立德树人”这一始终“不变”的教育使命。
“人工智能下的中小学教育变革,不仅仅是增加一门‘AI’课程这么简单。”荔湾爱莎学校科创中心主任胡文成以该校打造的具备MITFabLab认证标准的“爱莎荔湾科创空间”为例,强调应当让人工智能渗透到现有的学科教育之中,引导学生自然地接触、学习、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教育工作者既要保持教育初心,还需保持一颗旺盛的‘好奇心’,不断探究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无限可能,审慎评估并规避潜在风险,保证人工智能教育的稳健发展。”
“AI的到来,正如当年照相机问世一样,不会对艺术进行替代,反而会带来新的机遇与可能。”辰美艺术学校常务副校长张浩然强调,艺术教育在AI浪潮之下可能迎来变革,但培养学生艺术感知力与审美力的核心目标并未发生改变。目前,人工智能已被运用到了辰美艺术学校的项目式学习模式当中,部分课堂采用了“用AI学AI”的学习模式,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学生认识AI浪潮下的新兴艺术创作形式与种类,未来更将训练开发“AI导师”,实现个性化的艺术教学。
精彩瞬间
●教育名家发来AI“贺电”
在活动刚开始,中国当代教育名家吴颖民以AI形象从大洋彼岸给现场发来“贺电”。作为教育界的泰斗级人物,吴颖民校长率先拥抱AI,分享了他对AI对教育变革带来的深刻见解。“人工智能在教育上的应用,应当更快、更多、更广泛。”吴颖民表示,如何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要用好这三大关键抓手:一是要把人工智能作为关键课程纳入中小学教育日常中;二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对教育教学、育人方式的赋能作用,有效提升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效率;三要解决教师的素质素养问题,加强对教师队伍的专题培训,推动教师对人工智能有更多的认识。“只有在学习、了解、应用当中,我们才能深刻理解人工智能背后的利与弊。”
●限时答辩接受导师“灵魂发问”
教育领航者同学会是羊城晚报打造的教育年度盛典,至今已举办六届,主打的形式是换一种方式和身份思辨问题。现场,一众校长变身“学生”,在导师的带领下排队闪亮登场,登台围坐组成“小班化”课堂。每人答辩限时3分钟,随时还会接受导师的提问或叫停。尽管现场气氛有些紧张,在导师的“敲木鱼”提问中,各位“答辩选手”还是积极应对导师的“灵魂发问”。大家对人工智能教育观点纷呈,为在场的每一位参与者带来了深刻的思想碰撞和启发。
●羊城派“教育+”频道上线,羊城晚报教育专委会成立
现场羊城派“教育+”频道上线,这一频道的上线标志着羊城晚报在教育领域的垂直服务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旨在打造一个集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品牌展示于一体的多元化教育生态圈。羊城晚报教育发展研究院宣布正式成立专委会。专委会将汇聚校园文化建设、教育信息化、科学教育等领域的专家和企业代表,搭建一个链接学生素养培育的各类社会资源的服务平台。同时,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公益行动(广东)也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