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西南地区首例儿童植入无导线可回收心脏起搏器手术成功实施

中国新闻网 2025-01-14 10:41:05

中新网重庆新闻1月13日电(贾楠黄飞虹)记者13日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以下简称“重医附属儿童医院”)获悉,该院心血管科团队近日成功为一名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患儿植入一枚新型的心脏起搏器,成为西南地区首例儿童植入无导线可回收心脏起搏器的手术,也是目前全国植入血管最细、年龄最小患者。

10岁女孩可可(化名)出生后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8月龄时接受室间隔缺损外科修补手术。一年多前,可可开始出现活动量下降症状且随着时间推移症状逐渐加重。经过检查可可确诊为室间隔缺损外科修复术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吕铁伟介绍,房室传导阻滞属于心律失常的一种类型,是指心脏传导系统中,心房向心室的传导电信号的活动发生减慢或阻滞,导致心脏无法正常收缩和泵血。因此可可心率明显低于同龄正常儿童,反复出现晕厥。吕铁伟表示,在动态心电图的检测中,他们发现患儿的平均心跳每分钟只有40几次,在夜间熟睡状况下,最低心跳每分钟只有36次。

据介绍,治疗可可疾病的根本解决方案就是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而传统心脏起搏器包括一个起搏发生器和两条导线,需要通过切开皮肤将起搏发生器埋入胸部皮下,两条导线通过血管途径植入心腔,是一种有创的手术方式;同时起搏器平均使用寿命约为7年至8年,对于儿童患者需要多次更换,且更换时因起搏导线和血管粘连导致拔出困难,面对这一病情和传统起搏器植入带来的诸多并发症,给患儿家庭带来巨大的困扰和精神压力。

基于以上情况,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科专家团队经过反复会诊和评估,决定为患儿植入无导线可回收起搏器。

心血管科心律失常医护团队,经过充分的术前讨论和准备,为患儿穿刺右侧股静脉序贯扩张血管,经过一系列精细操作,将起搏器的输送系统置于右心室,然后将起搏器置于右心室间隔靠心尖处心肌内。经过数次测试,起搏器的各项参数良好,起搏器成功植入患儿体内。术后,患儿的心率迅速恢复正常,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恢复良好。(完)

0 阅读:5
中国新闻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新闻网—梳理天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