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又见“美颜滤镜”,“新国标生鲜灯”经得起审视吗?

新黄河 2025-01-14 15:44:59

据贵州广播电视台报道,最近,贵阳的马先生在日常买菜的时候发现,明令禁止的生鲜灯、“美颜灯”,仿佛又回到了贵阳的各个菜场。

记者在马先生所说的菜场逛了一圈,只发现有一家卖脆哨的店,似乎使用了红色灯光的生鲜灯,肉摊在灯光的照射下发出怪异的红光,顾客的脸都变成了淡淡的紫红色,可这家肉摊的灯光并不是我们常见的“生鲜灯”。记者又分别来到青云路、瑞花巷等菜场,发现了同样的情况,在网上搜索同款后终于找到答案。这款灯打着“符合市场监管新规”熟食灯的字样在销售,价格从十几元到五十几元不等,同款灯可以细分为十几种“美颜”功效,细分到水果、蔬菜、牛羊肉、海鲜等等。记者现场还对比了灯光下肉的色泽和真实色泽,有很明显的差异和不同。

打开几家电商平台,搜索关键词“生鲜灯”,便能搜出很多相关产品,它们的共同名字是“新国标生鲜灯”或“新规市场灯”。有的产品宣传语就直接是“专业提鲜,符合市场监管新规”,甚至还写明了显色指数和色温等,以证明相关产品能高度还原实物本色,而不会照出不真实的颜色,进而违反规定。

虽然说是能还原实物本色,但商家们在宣传产品时,也都发布了产品使用前后的生鲜对比图,图上能明显看到用了这一产品的生鲜,色泽明显显得更新鲜更亮丽更诱人。有的商家还直接写道:“使用新国标生鲜灯后,鲜肉有光泽,鲜嫩,提亮鲜肉颜色,让红粉嫩的鲜肉增加鲜亮色彩。”

结合网上商家的宣传内容,以及媒体记者实地探访后给出的反馈,一个基本的判断在于,无论是从功能还是效果来看,“新国标生鲜灯”好像和之前的“生鲜灯”“美颜灯”,并无本质区别,起到的都是给生鲜“美颜”“美化”的作用,只不过是具体的美颜美化程度不同而已。而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样的“新国标生鲜灯”,也还是具有一定迷惑性、误导性甚至是欺诈性,并没有让消费者看到食物真实的一面。

对于“新国标”,至少从目前法律法规来看,并没有对“生鲜灯”的色标特征、色温值、显色系数等要素作出具体指标要求和标准规定。对于“生鲜灯”的“红杠杠”,只有一条,那就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等设施误导消费者对商品的感官认知。

这么说来,打着“新国标”“符合新规”幌子的生鲜灯,只要其实际效果,改变了生鲜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对消费者产生了误导,那就是违规的,也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

当下,市面上所有的“新国标生鲜灯”,都要来一场大排查,看看到底能否经得起法规的检验与审视。相关监管部门需要及时出手,给社会一个明确答案,在什么样的生鲜灯能用什么样的不能用的问题上,不能再“含糊不清”,为违规行为留下可操作的空间。一旦发现违规产品依然“大摇大摆”售卖,必须依法处理,该下架下架,该处罚处罚。要不然,只会让更多商家和消费者“踩坑”。

0 阅读:43

评论列表

曹氏综合征晚期

曹氏综合征晚期

1
2025-01-14 17:54

一律使用制定色温和颜色的日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