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近年来,赤水市通过实施小流域生态治理,最大限度控制水土流失,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推动生态环境与生产生活协调发展。
走进天台镇凤凰村,河道干净整洁,河水清澈透亮,与周边的房屋、马路、农田共同构成了一幅和美乡村新画卷。这里发生的巨大变化,得益于2015年实施的小流域整治项目。当年,各级水务部门投资521万元,围绕水系整治、生态修复、人居改善等进行综合整治,治理后的小流域区域焕然一新、生机勃勃。
环境的改善,实实在在地提升了当地群众的生活质量,让大家收获满满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改成湿地公园后,环境变好,外观也美了,大家的生活都不一样了。”天台镇凤凰村村民陈辉高感慨道。
这些年,依托生态优势,凤凰村发展起了各类特色产业,这些产业不仅吸引了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还带动了当地群众的就业和增收。陈辉高便是其中的受益者,“公园建好后,客人多了,我把自家房子改成民宿,一年能有1万多元的收入。”
小流域治理,不但改善了人居环境,也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绘就了乡村振兴底色。天台镇凤凰村党支部书记袁启高介绍:“我们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了黔北四季花香景区、农家乐、红托竹荪等项目,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9000多元涨到现在的18000多元。”
改变只是第一步,如何保持现有成效是天台镇不断探索的问题。在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天台镇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强化监管执法、加强宣传教育等方式,走出了一条水土保持与生态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新路子。
天台镇副镇长李红松表示:“我们把水土保持与河道治理、生态修复、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有机融合,坚持山水林田路一体化治理,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立镇村两级监督检查机制,全力打造生态优、环境美、百姓富的新农村。”
据了解,2015年以来,赤水市累计投入财政资金8458万元,实施水土保持工程10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0.40平方公里。项目涉及全市13个乡镇,21条小流域,受益群众约10万人。(杨春艳)
一审:余从源
二审:王信姚腾
三审:唐全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