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徐颖
1月14日,武汉“名家论坛”第660期讲座,邀请到经济学博士、诗人李强,主讲“当代诗歌创作中的地方书写——以诗集《大地上的家乡》为例”,与读者展开分享。
从上大学时爱上新诗,写诗这一爱好伴随至今
李强分享说,他从在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前身)读大学时,接触到朦胧诗,就爱上了新诗,一见钟情,从此打开了透过诗歌通向真、善、美的捷径。多年来,他一共写作了2000多首新诗,出版了八本诗集。《大地上的家乡》是他最喜欢的一本诗集,这本诗集与茅盾文学奖得主、作家刘亮程的散文集《大地上的家乡》同名,是他向作家刘亮程的致敬之作。“读了他的这本书,我很有感触,让我想到了来自我的老家的飘零的故事,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李强说。
“一个人生了好久/才真的生了/偶尔还是一张白纸/一个人死了好久/才真的死了/偶尔还会说笑/一个人一个格子/一切的一切/都方方正正的/最不缺的/最不够的/是土地/土地一分为三/种庄稼/盖房子/埋亲人”,李强介绍,这是他2021年写作的《大地上的家乡》,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乡村、有着丰富乡村生活经验的人,诗中所写的都来自对生活的感悟。“我所有的诗歌都是因生活所感而写的,所以每一首诗我都标注了当时的写作时间,以后倘若以后老了、记忆不好时,再翻开这些诗歌,或许也能回想起从前的经历和日子。”
他说,他追求的风格是“干净、明亮、温暖”
李强分享道,孔子评价《诗经》说“诗无邪”,“在我看来,‘诗无邪’就是干净、明亮、温暖”,李强说,“干净、明亮、温暖”是他写诗追求的风格。李强认为,诗歌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他的有些诗歌提炼了代表性的意象,有些诗歌却是直抒胸臆、有感而发。
李强在现场为读者分享了他写作的十六首诗歌。其中,《猴年马月》用一只闯入父母院子里的锦鸡为线索,想象起了父母年轻时的岁月。“因为我出生时,我父母年纪很大了,一个43岁,一个44岁,我从来没有见过父母亲年轻时候的样子,所以我想象一只锦鸡看见了我父母年轻时的样子。诗的结尾说‘当时我还小/当时我还是个小宝宝/更有可能的是/我还不是个小宝宝’,我姐姐读到这里问我,‘如果你还不是个小宝宝,那你怎么知道这个场景呢’,我答说‘这就是诗歌呗’,诗歌高于生活。”
李强还为读者分享了他创作的“来了”系列诗作,其中《武汉来了》是他用诗歌的创作手法,写给他生活和工作过的这座城市——大武汉的城市简史。《我的大学,我的校花》书写了他在华中工学院、哈工大、武大分别读本科、研究生、博士时,以及在江汉大学工作时,感受到的四座校园开放的各种代表性花卉,是一首自然生态之诗。
在讲座互动环节,来自金桥书吧、武汉女子诗社等读书会的成员,与李强进行了交流和提问。一位读者提问说,新诗不像古体诗讲求押韵,那是不是随便写就是诗?李强说,随便写,当然不是诗。就像玉是石头,石头却不是玉。要写诗,还得经过系统的诗歌学习,以及大量的阅读和积累丰富的阅历。
(本文图片由武汉“名家论坛”刘一儒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