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第一医院

新浪财经 2025-01-15 07:17:31

转自:嘉兴日报

■撰文赵倩严曹琼张绮萍严晓文王奕汀潘瑶李晓叶

以医联体之“通”,破解群众看病之“痛”,这是政府推动医联体建设的初衷。

嘉兴大学附属医院(嘉兴市第一医院)医疗联合体(嘉一医联体)自2017年3月成立,现已形成“1+18”模式。多年来,从专家下乡到名医工作室成立,再到如今的联合病区,乃至分院模式全面托管,嘉兴一院走出了一条有创新、有内涵、有层次的医联体建设之路,不仅将优质医疗服务的触角延伸到老百姓家门口,更犹如一驾马车,带动了一批基层医联体单位的跨越发展。

早在推行医联体建设时,国家卫生健康委便对这项长久事业设定了“终极目标”:最终聚焦于构建分级诊疗制度,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如今,放眼嘉兴,医联体建设全面铺开,分级诊疗初显成效。各级医疗机构紧密协同,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群众就医流向趋于合理,就医满意度稳步攀升。

业务查房:

强化医联体上下联动机制

2024年12月25日上午8时,嘉兴一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沈鹏照例带领医务部、护理部、药学部等部门开展业务查房工作。但是,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查房的地点并非本院,而是“嘉一医联体”的成员单位之一——城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沈鹏副院长一行实地走访了解医疗工作开展情况,随后在查房总结会上,各部门代表纷纷发言提建议,也谈感受。在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后,沈鹏副院长表示,经过一年半的运营,联合病区建设整体趋势向好,但仍有许多细节需要不断完善,医院会尽可能提供支持。“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推动联合病区进一步向融合方向发展,这离不开双方的共同努力。”

到医联体成员单位进行查房,是嘉兴一院在推进医联体建设过程中的创新之举,由业务副院长牵头,旨在倾听最真实的声音,实现上下联动,共同推动医联体的健康发展。这种深度的互动与合作,有助于增强医联体内部的凝聚力,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供有力支撑。

此次在城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业务查房,不仅为派驻联合病区的医护人员打了气、鼓了劲,让转诊过来的患者在治疗路上感受到更多的关怀,更为基层医疗工作精准“把脉问诊”,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做到整改工作有的放矢。

联合病区: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2023年6月,在城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嘉兴市第一医院联合病区”正式揭牌,统一功能定位、资源配置、业务管理、信息平台和用药规范,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建立了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由嘉兴一院肿瘤内科(放疗科)主任宋斌斌兼任城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病区主任。

“联合病区的成立,让一部分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在这里可以获得与三甲医院相同的医疗服务,同时减少排队等待和往返奔波。”沈鹏表示,联合病区模式,是对分级诊疗制度的一次重要探索。

在分级诊疗推进过程中,患者观念的转变成为一大难题。宋斌斌回忆道,起初,许多患者对于转至联合病区持怀疑态度,认为只有大医院才能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为了消除患者的疑虑,他们着重强调了“同质化”的概念。同时,为确保患者安全,联合病区还制定了明确的首诊制度,即首次化疗需在嘉兴一院进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接受并认可联合病区的治疗模式。

目前,嘉兴一院向联合病区派驻了4名肿瘤内科医生,3名护士及1位静脉输液管理小组成员。在他们的“传帮带”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护士也逐渐“上手”,积极参与到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中。

在城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院,还有一个十分醒目的公交站牌——“815”路公交车。这趟公交于2024年3月开通,连接着该中心与嘉兴一院,采取两院区对开的形式,提供双向转诊接送服务,真正实现“下车即就医”。

医联体建设不仅为患者带来了福音,也为基层医生开辟了一片更为广阔的发展天地。“现在,基层医生有了更多进修培训、参与实际诊疗工作的机会,技术水平、实操能力和应变能力都有了很大提升。”城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杨建中说。不久前,一位从嘉兴一院急诊科进修回来的医生,在全市的急救技能比武中拿到了第一名,医院的年轻人都倍受鼓舞。

紧密型医联体:

推动区域医疗协同发展

在“嘉一医联体”体系中,嘉兴市王店人民医院堪称独树一帜。2023年8月,嘉兴一院对王店人民医院启动了第二轮全面托管,并正式揭牌成立嘉兴市第一医院王店分院。这一举措标志着“嘉一医联体”从合作联动迈向了深度融合的新纪元。

步入王店人民医院,映入眼帘的是大屏幕上不断滚动的出诊专家信息,其中,超过半数的专家来自嘉兴一院,覆盖疼痛科、心血管内科、骨科、泌尿外科、急诊科、呼吸内科等17个专科,同时设立“八大专科”团队、“四大专家”工作室。王店居民足不出镇,就能得到与嘉兴一院“同质化”的医疗服务。

除了派驻医疗骨干,嘉兴一院还选派了一批优秀的行政管理人员到王店分院任职,帮助分院提升管理水平。郁波作为第二轮托管期间选派的常务副院长,拥有40余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并曾担任嘉兴一院医务部主任。

“常务副院长是医联体中的重要角色之一,主要任务是协助医联体总院和分院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协作机制。”郁波补充道,“一方面,要通过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使分院更好地适应医联体的发展需求,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通过专家下沉、进修培训、‘师带徒’等方式,帮助分院培养更多医疗人才,提升分院的诊疗水平和学科影响力。”

托管四年来,王店人民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各项工作实现了跨越发展。门诊人次增长了25%,出院人次增长了28.12%,手术例数更是增长了134.24%,平均住院日由13天缩短至8.2天。此外,医院还顺利通过了中国胸痛中心联盟的胸痛救治单元验收,成立了卒中救治单元,并成功完成了第四周期的二级乙等医院复评工作。

目前,嘉兴一院共有4个紧密型医联体,每个医联体在建设过程中都各有侧重,并逐渐发展出了各自的亮点和特色。例如,王店人民医院已升级为全面托管的分院,长水街道和城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侧重于康复联合病区和化疗联合病区建设,洪合镇卫生院则通过党建联建与紧密型医联体共建的方式,实现了党务、业务、队伍、服务“四位一体”融合发展。

“每一家紧密型医联体的特色形成,都是深思熟虑、综合考量的结果。其中,不仅考虑了当地老百姓的实际就医需求和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还充分结合了医院自身的资源配置等多种因素。”沈鹏副院长进一步指出,这种全面而细致的规划,旨在确保每个医联体都能在满足群众健康需求的同时,实现医疗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利用,推动整个区域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

城市医疗联合体:

满足群众全方位健康需求

自2017年3月成立以来,嘉兴一院医联体已逐步发展成为“1+18”的格局,涵盖1家三级乙等医院、2家二级甲等医院、3家二级乙等医院、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乡镇卫生院及3家民营医疗机构。

嘉兴一院外联及医联体办公室主任魏国彪介绍了医联体的多元化构成:从级别上划分,既有县市区的二级医院,也有贴近群众的基层卫生院;从性质上区分,既包含公立医院,也不乏民营医院的身影;从帮扶的紧密程度来看,则分为紧密型和松散型两大类。

沈鹏副院长强调,这个“联”绝非随意组合,而是基于统筹规划、科学合理的原则,由政府因地制宜进行网格化设计的结果。医联体内的各级医疗机构各展所长、协同作战,共同满足当地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这种联结,既要求科学,更要求实效。

未来,嘉兴一院医联体将致力于打造城市医疗联合体,即以1家三级医院为牵头单位,联合若干城市二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1+X”医疗合作体系,纵向整合医疗资源,形成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

作为区域医疗机构的“领头羊”,嘉兴一院在带领各级医疗机构积极探索医联体合作的同时,不断加速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进程。2023年6月,嘉兴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嘉兴一院凤篁院区)一期正式启用。凤篁院区坐落于南湖区凤桥镇,与医院本部实行一体化管理、同质化服务,统筹运行、资源共享,进一步满足区域群众的就医需求,持续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

在凤篁院区就诊,可以快捷完成超声、CT、心电图以及化验等常规检查,若还需增强CT、磁共振、胃肠镜等检查,可直接通过诊间系统预约。另外,凤篁院区与本部还建有远程视频会诊通道,以及依托无人机进行空中标本、药品配送,保障一体化医疗服务。

当前,嘉兴一院凤篁院区二期工程已结顶,建成后,总占地面积达139亩,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床位880张,全面达到三甲综合医院的规模水平,将为群众带去更多健康福祉。

嘉兴一院党委书记姚明表示,放眼未来,医院将在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分工协作机制,为群众提供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以全链条、全流程的整合型服务。“我们的长远目标是,以城市医疗联合体为纽带,助力嘉兴建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连续协同、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市域一体化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