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吴馥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老有所养”“老有康养”始终是社会公众的关注话题。2025年浙江省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都非常关注养老服务的问题,省政协委员、绍兴市侨联副主席、市欧美同学会会长、浙江省中医院副院长钱宇便是其中之一。
“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民生保障非常重视,其中提到‘加快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推进社区食堂(老年食堂)助餐服务扩面提质,加强失智失能照护服务供给’,作为一名医生,我尤其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照护问题。”
钱宇告诉潮新闻记者,他关注到,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快速攀升,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据悉,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症患病人数约为9000万,其中女性约7000万,患病率水平显著高于欧美国家。而且,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仍处于急速增长期,医疗支出负担不断增长。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钱宇表示,约20%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年内死于各种并发症,约50%患者致残,生活质量明显下降。骨质疏松症及骨折的康复和长期照护支出,还会进一步加重家庭和社会负担。
“相较于一些重大疾病,当下全社会对骨质疏松症的危害重视程度不足,我国骨质疏松症防治呈现出患病率高,但知晓率、诊断率、治疗率低的特点。”钱宇表示,骨质疏松症可防可治,防治中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骨密度筛查是早期识别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
在钱宇看来,决定老年人群体健康基准线的,是在于有没有存在短板。“骨质疏松对老年人带来的危害很多时候是‘悄无声息’的,我希望呼吁全社会能够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他建议,将骨密度筛查纳入常规体检,参照国家重大慢性病防治体系全面系统管理骨质疏松症。一方面,开展多渠道健康教育。建立一支高水平、高专业的骨质疏松科普队伍,通过媒体、社区活动和健康讲座等多种方式,加强对骨质疏松症及其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对骨健康的重视,促使家庭和社会意识到骨质疏松症的严重性。
另一方面,则是推动基层医疗设施建设。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改善设备条件,为有效的骨质疏松筛查和治疗提供保障,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
“此外,加强科研与政策扶持也很重要。”钱宇表示,应当支持科研机构开展与骨质疏松症相关的研究,借助科技创新推动精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的落实,同时鼓励制定相关政策,增强社会对骨质疏松症防治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