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爆发之初,苏联对援助朝鲜是有顾虑的,面对中朝的多次求援,斯大林选择了拒绝和观望,但一份长津湖战役的战报传到斯大林手里后,他竟直接下令,把36个师的装备交给志愿军,这是怎么回事呢?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还得从斯大林的顾虑开始说起。 抗美援朝的国际大背景是美苏冷战,当时的苏联是唯一能跟美国掰手腕的存在。 但是,如果真让苏联支援朝鲜,在战场上与美国硬碰硬,那斯大林还是会犹豫的。 为什么呢?主要还是因为苏联的参与会使得战争规模扩大,容易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 所以说,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初,苏联就多次讨论要不要支援,只是每次都被斯大林拒绝了。 中国也是如此,在赴朝前向苏联请求武器支援,但斯大林也没同意,因为在他看来,中国军队跟美军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即使苏联援助了武器,最后也会被美军所缴获,得不偿失。 再一个,苏联在二战中元气大伤,战士们需要休息,如果在1950年再参与一次战争,战士们的表现可能不会太好。 不过,斯大林的顾虑却在一场长津湖战役后消散了,这场仗到底是怎么打的呢? 1950年10月19日,在彭老总的带领下,志愿军战士们趁着夜色跨过了鸭绿江,赴朝作战。 很快,志愿军取得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胜利的消息传了出来,但这个时候,斯大林依旧没有支援的意思。 为什么呢?在他看来,志愿军之所以能取胜,主要还是因为美军的轻敌,等美军反应过来,志愿军恐怕就要遭殃。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并不是,很快,第二次战役爆发,而其中的长津湖战役彻底打碎了斯大林的偏见。 当时,嚣张狂妄的美军王牌陆战一师并没有吸取第一次战役的经验教训,反而还继续向长津湖方向推进。 彭老总看准机会,在长津湖一带安排了10余万兵力的包围圈,等美军进入包围圈后,我军立即出击,将敌人快速分割,逐个打击。 这场战斗是格外激烈的,美军一个师的火力甚至能赶上我军好几个军,但即使是这样,志愿军战士们也毫不退缩。 经过一番血战,我军歼灭了1.5万余名敌人,取得了长津湖战役的胜利。 当这一消息传到斯大林耳朵里后,斯大林是不敢相信的,但同时,他也在考虑,要改变对华援助的想法了。 于是,援助36个师装备这件事就被提上了日程。 那么,除了援助武器,苏联还做了什么呢? 关于援助志愿军36个师装备这件事,斯大林的打算是一口气全部提供,但这是不现实的。 第一,是因为库存紧张,有很多武器需要现场生产,第二,运输也是个大问题。 所以,苏联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分批援助,不管怎么说,这些武器也如约运到了志愿军的手里,为我军补充了实力。 另外,当斯大林得知我军缺少制衡敌方坦克的装备后,还向我军援助了大量的反坦克手雷,如此一来,我军就不需要再冒着生命危险扛着炸药包去炸坦克了。 当时的志愿军后勤路线是美军的重点打击对象,苏军在保护我军后勤上也是下了功夫的,苏联派出战机与美军展开空战,保护了我军的后勤支援。 此外,苏联还派出了军事顾问和教官,手把手教我军战士武器的使用。 时间来到1951年下半年,苏联的武器基本全部到位,金城战役中,也正是有了苏联装备的加持,我军才得以用更小的伤亡换取了更大的收获。 不得不说,抗美援朝的胜利也有苏联的一份功劳,通过这一场仗,全世界都认识到了一个强大的新中国。
抗美援朝爆发之初,苏联对援助朝鲜是有顾虑的,面对中朝的多次求援,斯大林选择了拒绝
泉说历史吖
2025-01-15 17:22:45
0
阅读: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