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0日下午,家住长沙市芙蓉区的周五一老人因病经抢救无效离世,享年72岁。其儿子周乐君电话联系上湖南省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表达父亲捐献角膜及遗体遗愿。接到通知后,长沙爱尔眼库角膜接收站及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遗体接收中心立即赶往医院,帮老人完成最后的愿望。
周五一,1952年出生于长沙一个革命家庭。1968年,他作为知识青年下放湖南靖县,1971年参军广州军区通信团,1976年考入重庆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学院,毕业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炮兵学院通信教研室任教员、湖南武警总队一支队任教导员,1987年转业到地方,直至退休。
周五一老人平日为人善良有爱心、乐于助人,爱钻研历史,而且其研究颇有深度,曾接受过媒体采访,闲暇时经常被党校请去无偿给党员干部上课。十几年来,他和妻子靠着退休工资还一直在救助流浪小动物,哪怕在2023年周老被确诊癌症后也没有停止。
捐献现场,妻子满女士和儿子周乐君先生强忍悲痛,与来到现场的工作人员办理捐献手续。妻子说道:“老周他是个活得很通透的人,对于捐献角膜和遗体,早在多年以前就和我聊过,后来我们俩共同商定好,将来百年以后只要有用的我们都捐献,这样既不给儿女添麻烦,也不给国家添麻烦,还能为国家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就在昨晚,他还和他的两个姐姐说起这件事,其实大家都很悲伤,但最后都选择尊重他的意见:捐献遗体角膜,一切从简,不开追悼会,不留骨灰。”
“在我心里,老周是个很孝顺的人,当年他父亲90岁的时候也是得了癌症,那时他在深圳上班,各方面待遇都非常好,但是为了照顾父亲,他选择停薪留职回到长沙,就这样离开了单位,父亲过世后又接着无微不至地照顾母亲,对身边所有人都好,就是舍不得对自己好。”说到这里,妻子满女士再也忍不住悲痛哭出声来。
儿子周乐君先生动情地说道:“我父亲是个不喜欢麻烦别人、又喜欢去帮助他人的人,他捐献遗体和角膜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很大,我觉得父亲很伟大,而且他能吃苦耐劳、不惧困难、意志顽强。”
1月10日傍晚,周五一老人的遗体在亲属们三鞠躬、不舍地送别中被接往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履职“大体老师”。长沙爱尔眼库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取下周老的一对眼角膜,经评估,周老的角膜质量良好,将帮助两位角膜盲症患者重见光明。
通讯员杨丽红潘爱华潇湘晨报记者任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