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也菲丨微短剧应多一点价值理性,少一点算法营销

上观新闻 2025-01-15 21:56:56

微短剧如火如荼,“微短剧+”成为某种趋势。微短剧以其短视频体质、类似高概念电影的运行机制、快适且压抑的体验,提供情绪价值,促进文化融合。无论是跨媒介叙事联动,还是将微短剧作为“方法”连接其他行业,都显示出微短剧的多种可能。

在充满“可能性”的现象背后,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转变,即从一种由来已久的永恒性美学转变到一种瞬时性与内在性美学。

微短剧源于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一方面继承了剧情化短视频基因,另一方面在平台经济下不断扩展。聚焦微短剧本文,会发现其爽燃戏剧性特征格外鲜明。无论是情感消费主导型还是文化生产型,无论是穿越重生、赘婿战神,还是现实题材、霸总甜宠都表现出在碎片化、未知感生活中对爽感、燃情的追求。爽燃叙事本身并无可厚非,它是短视频的剧情化、戏剧形式的短视频化——这是微短剧叙事的处境。

和强调人物与情境相互作用并产生动作的传统戏剧性不同,基于移动互联网这一媒介,微短剧只能通过强设定的多反转、极致化人设、高度假定、扁平的场景来建立戏剧性。然而,内容上的雷同、形式上的千篇一律才是微短剧在商业模式下越走越窄的原因。

微短剧借鉴源于好莱坞商业大片的高概念电影,形成以营销为驱动的项目运营机制。虽然没有大导演、大明星、大投资和大制作,但微短剧将足够吸睛的故事主题与标签化、垂直化的互联网叙事结合,通过远远大于制作费用的投流捕获用户手中的真金白银。与高概念的类型片相似,微短剧根据市场反馈确定剧集的主题和情节,以确保广泛的用户基础和商业成功。被奉为编剧必读之作的《救猫咪——电影编剧指南》中,作者布莱克·斯奈德指出电影必须由一句话呈现,高度概念化的电影能一下子抓住观众的好奇心。当下的微短剧是高概念电影的极致替代,其故事情节必须简单明了、营销主题必须单一且重复出现,并应该能和已有相关作品关联产生长尾效应。如《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大火之后,主打信息差制造笑料、反差感人设的穿越复仇设定已成为固定模式,《美人在八零》《重生七零再高嫁》等剧相继上线。观众早已不关心为何会穿越及其带来的审美怀旧,更多是高概念式运行机制下对当今不确定性的强烈回应。

当下微短剧行业经过低质滥觞、野蛮生长、规范生产几个阶段后,体现为标准化模式、操控性情感、丝滑性体验的后情感主义。20世纪9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梅斯特罗维奇提出“后情感”概念,它直指大众媒体建构而成的拟态环境下的情感操纵。纯粹本真的情感变为由媒介景观、他者影响而成的,中和了理性与非理性的拟真情感。

拟真性体现在微短剧的媒介快感远大于美学体验。微短剧带来的快适且压抑的感觉,表现为“合目的的无目的性”,将观看者的主体性隐匿在具体的“合目的”背后,以逃避现实及其“无目的性”带来的创伤。“目的”“合目的性”是康德及其《判断力批判》中的重要概念。目的总是与有用性、完满性相关,古典时期的传统艺术形态总是无利害、无概念的,表现为自由游戏般的主观合目的,而微短剧要遵循世界图像时代的情感逻辑,继而通往规模产业、实现商业价值最大化,直接将“目的”大写,满脸野心和欲望却无法深入存在。

想要回答微短剧为何会应运而生且方兴未艾,非数语所能言明。简言之,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相似,结构性异化的加速社会使微短剧和对微短剧的需求互为表里,后情感体验直接导向媒介化的情绪价值。在媒介社会学视角下,快适且压抑的后情感消费转化成追求“情绪稳定”“情绪管理”“情绪价值”的生产力。媒介化的情绪价值是当下媒介生态与社会环境多维问题交织在一起的当代精神症候。本来情绪是一个相对明确的心理学概念,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以个体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而充满符号政治经济学意味的“情绪价值”好像变了味道。

在国外,“口红效应”“拿铁效应”都曾被事实验证。入乡随俗的话,微短剧更像是“鸡爪效应”“奶茶效应”“零食铺效应”的延伸。首先要单价看起来不贵,性价比高;其次要在其使用价值之上附加更多符号价值和氛围感,例如微短剧的社交属性愈加明显,哪怕跟风;三是要利用某种非常直给的欲望来刺激消费。做个也许不够恰当的比喻,当下很多在穿越重生设定下传播拜金炫富、封建思想的微短剧,如同低劣原料加“科技狠活”而成的预制菜或者腌制品。确实方便快捷、有料有趣,或辛辣或甜腻的调料能够刺激观众的味蕾,但长久以往观看者的健康状况就会出现问题。打着满足用户情绪价值旗号的微短剧其实和电影、剧集、短视频或是任何能满足人的个体需求的手办、盲盒一样,但问题在于作为观众的我们要跳出可计算性、可断定性、可控制性的“麦当劳化”的效率最大化框架。因此我们呼吁,多一点价值理性,少一点算法营销。

当“短”“微”成为当下流通的传播逻辑,微短剧如果能够突围流量陷阱、更大范围参与生活,就可以为社会实践提供多种取向。比如微短剧+文旅影视/商务政务/医疗教育/反诈科普等,很大程度上扩展了我们传播认知的途径,但前提是一定要尊重媒介逻辑,把握微短剧的形式美学,才能如其所是、各取所得。

目前有很多微短剧虽然时长是短的,但讲故事的方法还是传统长片的叙事惯习,并不是按照微短剧的视听语言、叙事节奏来进行的,与以往的宣传片、广告、微电影的区别不大,所以它的传播效果可能受限。这是创意生产方必须重视的问题,否则微短剧只是概念化的空壳,有华无实。在准确定位自身媒介文化的基础上突破行业、圈层壁垒,微短剧才能真正在保持自我的同时走向多维融合。

无论是竖屏还是横屏,微短剧创作不能停留在表面,要抓住微短剧的本体特征,像近年来的“新主流电影”“新主流电视剧”一样,微短剧也要做到既有商业性,又要具有健康的价值观。具体而言,要强化现实题材创作,尤其是加大内心向的现实观察。微短剧的内涵决定它的外延,相对宏观世界,它更擅长且适合展现个体的微观体悟,特别是与时代精神相关的心理现实。要洞察用户的真正需求,找到社会和大众之间的精神症候和情感结构,而非停留在单调工具化的爽感,至少成为日常生活中可甜可盐的健康选择。最后要积极建立微短剧的评价体系,尝试用多种形式的微短剧评论反哺创作传播。

本文无意全盘否定微短剧本身存在,我们更应该从总体的认识论角度观照微短剧为大众带来的影响。其实,与网络自制剧、短视频一样,微短剧在其发展过程中一定会经历迂回曲折、螺旋上升的路径。创作者要不断规范化生产传播、技术服务,从而让微短剧如己所愿;作为观众一方,既无法抵挡时代潮流,也无意做二元对立式的抵抗。我们可以学习60年前面对虚假需求时的马尔库塞,用激情解构单向度生活,用爱欲解放异化的理性,探究如何在不同传播意图、不同分账模式、不同的屏幕方向选择下展开微观层面的(权力)生产。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