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它让我们的肺部难以顺畅地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下面,我们就来聊聊慢阻肺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它。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哪些危害
疾病发生后,患者长期受到咳嗽、呼吸功能障碍等症状的困扰,部分患者还会渐渐丧失劳动能力,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对于年老体弱患者,还会促使气道、肺泡与肺血管的损伤加重,若是没有及时获取有效治疗,可能导致呼吸衰竭、肺心病等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
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防治
1.避免吸烟和有害气体:吸烟是导致慢阻肺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约80%的慢阻肺患者与吸烟有直接关系。为了预防慢阻肺,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戒烟。此外,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化学有害气体(如工业粉尘、家庭煤烟等)也会增加患病风险,因此应尽量避免这些有害物质的接触。
2.改善空气质量: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的空气质量对肺部健康至关重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处于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可以减少呼吸系统的负担。尤其是在雾霾天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降低污染物的吸入。
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保持适度的运动、合理的饮食以及充足的睡眠,都是预防和治疗慢阻肺的重要措施。同时,避免过度劳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也有助于病情的管理。
4.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是早期发现慢阻肺的有效手段。尤其是有长期吸烟史或暴露于空气污染等高风险人群,应该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如果出现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应尽早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总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若是未能予以充分重视,导致疾病进一步发展为呼吸衰竭、肺心病等疾病,将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做好相关的防治工作十分关键。
(屯昌县人民医院郑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