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月15日电1月15日,在福建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福建省政协委员、民建宁德市委会主委郑忠辉针对当前食品添加剂乱象问题,提出了重要建议。他指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食物的需求已从“吃得饱、吃得好”转变为“吃得健康”。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大食物观,正是为了契合这一消费需求。
据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的抽检数据显示,全年共抽检食品样品33588批次,其中不合格样品达862批次,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样品占比高达14.7%。这一数据引发了广泛关注。
郑忠辉表示,食品添加剂乱象的原因主要包括电商和直播带货成为监管盲区、食品四小业态监管难度大,以及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成为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重灾区。他强调,电商和直播带货的跨地域、跨行业特点,使得监管部门有限的抽检能力难以覆盖所有产品,导致问题食品频现。同时,食品四小业态因其小而散的经营特点,也存在极大的监管难度。而在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由于监管力量不足和食品安全意识薄弱,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更为严重。
针对这些问题,郑忠辉提出了多项建议。他呼吁健全监管机制,细化食品添加剂使用规范,并强化电商和直播带货的监管体系。同时,他建议夯实基层食品安全管理基础,加大基层监管资源投入,提升监管人员素养与能力。
在强化整治体系方面,郑忠辉提出,要从源头抓起,加大生产加工环节的检查力度,确保添加剂使用合规。对于食品四小业态和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的食品加工从业者,要加强食品添加剂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此外,还应推行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加大监督与检测频次,严肃处置违规行为。
最后,郑忠辉强调,要促进社会共治,完善有奖举报制度,发动群众举报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要发挥媒体和群众的作用,通过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升消费者的辨别力,构建共治格局保障食品安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