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2024年,浙江省谋划并启动深化电影公共服务改革,重点推出六大举措,着力实现“六个转变”,旨在巩固拓展原有农村电影放映成果基础上,在全国率先探索由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向电影公共服务转型,推动浙江省电影公共服务转型升级、扩面提质。
近日,潮新闻正式推出“深化电影公共服务改革大家谈”专栏,首先邀请全省首批11个深化电影公共服务改革试点县(市、区)党委宣传部部长,围绕贯彻落实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和全国电影局长会议精神,聚焦深化电影公共服务改革,谈认识体会、试点举措和预期成效,为全省深化电影公共服务改革贡献试点经验和方案。
在浙江省首批深化电影公共服务改革试点名单中,舟山市岱山县以公益电影影券观影项目入选。2024年以来,岱山县通过影券的发放与原有农村电影放映模式结合,更契合群众对电影“时度效”的期望。
今天,我们请到了岱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郑虎,来聊一聊岱山县在电影公共服务改革上的实践与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农村电影放映已服务基层群众近30年,其片源相对老旧、观影效果不佳等问题较为突出,近年来又受到电视、电脑、手机尤其是移动短视频等新兴媒体的冲击,导致农村电影的观影人数减少,影响力有所减弱,为进一步提升群众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岱山县创新实施公益电影影券观影项目制,助力海岛居民共享高品质文化大餐,目前已经入选全省深化电影公共服务改革试点名单。
搭好“四梁八柱”,构建电影公共服务大框架
一是完善制度配套,明确实施方式。以“服务群众、就近便利、设施专业、价格公道”为原则,邀请全县具有电影放映资质的3家商户采用问询比价的方式,确定公益电影影券主点位,计划出台相关制度,明确使用时间、影券审核等,确保影券制的实施更高效便捷。二是扩充专项资金,助力试点推进。在原有电影放映经费保障的基础上,另统筹整合资金60万元,专项用于影券制施行的相关支出,提供坚实支撑。三是强化点位建设,打造服务网络。以“群众免费看电影”和“家门口的电影院”为两个方向,打造“2+7+N”的层级式影院网络,即2个主点位(广场影院和衢山影院)+7个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15个社区文化家园、74个渔农村文化礼堂作为固定放映点,另外附加县内热门景区景点、市民广场、敬老院、“活动+电影”等作为流动放映点,形成辐射面广、选择性强的县域公益电影服务网络。
聚焦普惠共享,提升电影公共服务便利度
一是受益人群扩大化。打造覆盖全县域、多年龄段的服务阶梯,以一老一少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增加新居民为服务对象,同步设置“老少青”三套电影库,安排商业大片参与放映,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观影需求。二是发放方式多样化。以发放免费观影券+观影补贴券的形式满足不同年龄段的观影需求,同时通过“宣讲+”“文艺+”“活动+”“积分+”“志愿+”等形式拓宽影券获取渠道,让更多群众受益。三是观影时间自主化。改变以往的固定时间放映的模式,以“常态播放+节点加场+自选包场”模式,通过两个主点位常态观影,国庆春节等重要节点加场放映,党员、学生主题教育包场的电影放映模式,推动观影时间更加灵活、切合海岛各群体需求。四是设置主题电影打卡日。将每季度重要节假日、热门电影放映作为节点,设置相关主题电影打卡日;将抗战胜利纪念日、建党纪念日、建军节等重要时间节点设置为“红色主题电影打卡日”,掀起全民狂欢观影潮。
彰显文化属性,增强群众观影亲切感
一是做好结合文章,打造“电影+集市”“电影+研学”“电影+文创”等新业态新场景,提升改造有条件的文化礼堂,安装数字大屏,并推出“周五乐影院”专场活动,打造多方参与、深度互动、共创共享的电影公共服务体系,将服务更深度嵌入渔农村文化活动当中,丰富放映场景、提升群众参与度。二是凸显海岛特色,夏季旅游旺季的周末,定点在沙滩、海边等景点开展夏日、旅游、海岛等主题电影的放映活动,打造“我在海边看电影”文旅体验品牌;针对偏远小岛长涂岛无影院的现状,提升改造军港文化体验馆三楼设施,试点打造“小岛你好”影院,让“啃硬糕看戏文”成为小岛新潮流。三是定制专属记忆,结合放映影片的主题定制专属纪念版票根(复古电影票根、卡通电影票根、日历票根、景区联名票根等),如老年款选择复古怀旧风格、学生款预留空白区域融入绿书签创作、青年款主打小清新等主题,让观影券更具收藏性与纪念性。同时,在重点点位设置“小小心愿筒”,鼓励撕下副券写上“一句话观影心愿”并拍照打卡纪念,通过抽奖等形式赢取更多观影机会,提升观影体验感和重复参与率。
岱山县公益电影影券观影项目制的实行,将有效实现群众看电影从室外向室内的转变,从“能看电影”向“看好电影”转变,从接受文化服务向享受高品质文化服务转变,不断保障基层群众的文化权益、改善群众生活品质、补齐文化发展短板、增强文化自信,让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