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专业发展,如何踩准行业节奏?校企合作,如何开拓创新?在赛道的选择上,南京这所职业学校,为何总能在恰当的时间里做了恰当的事?1月14日—15日,长三角区域的职教领域相关专家来到南京,深度调研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校企合作模式。
参与调研的有江苏省委统战部一级调研员、省中华职教社秘书长胡恒锁,上海市中华职教社一工委主任、长三角合作专委会主任何皓东,浙江省中华职教社秘书长屈晓燕,江苏省中华职教社秘书处主任袁旭,安徽省黄山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副局长、黄山市职教社副主任谢其正,浙江省金华市人力资源协会会长、浙江菁英电商产业园执行董事总经理周维厚等。
“创新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行动,对职业教育而言,要积极探索实践。”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党总支书记张勇表示,探索需要有的放矢,国家的政策、行业的热点、学校的专业特长,需要的不仅仅是通盘慎重考虑,更要当机立断,紧抓窗口期。
卡准点位:谋篇布局新业态
中国汽车工业,从用市场换取技术到用技术向全球市场扩张,用了三十多年时间,但频频取得突破获得飞速发展也就最近几年,不仅是汽车驱动系统,汽车的智驾系统、智能座舱等,无论是技术含量还是市场终端的接受度,都远超国外品牌。由于汽车智能座舱涉及芯片、软件算法等大量软硬件集成内容,传统供应商、科技企业、芯片企业、研发机构等,都在围绕车企构建新生态,展开融合式竞争,对人才的需求量巨大。
在此背景下,中华中专结合信息技术系专业特色,进军智能座舱领域。2023年,中华中专经过此前长期深度调研后,聚焦智能座舱板块,开设软件技术专业(中科创达班),计划在5年的学习时间里,为学生安排5000多课时,用全新的授课方式,助力学生跑步进入智能座舱领域。
在汽车各细分产业板块中,目前还没有同类职业院校就智能座舱测试领域开设新专业。记者了解到,虽然校企双方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每个点位都卡得很准,而这源于对市场一线的深度了解,比如说:最近新上市的车辆中,哪几款车的智能座舱设计有突破性亮点?知道;几大主流汽车品牌的智能座舱痛点又是什么?也知道……
在调研期间,与会人员参观了该专业的合作方南京中科创达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全面了解专业的市场前景、人才培养模式、人才需求量等。“这个专业确实走在前列,在新能源汽车细分领域大有作为。”“跟行业头部企业合作,前景很看好。”……调研期间,与会人员频频点赞。
敢为尝鲜:聚力成为全国性龙头单位
在调研期间,与会人员还详细了解了中华中专消防专业,该专业同样有多项“全国首创”。目前,学校在雨花台区应急管理局指导支持下成立南京先锋应急救援中心,建立全国首创、全省唯一的“成建制、大应急、全灾种”的常备志愿救援力量,有志愿者300多人,重点承担防汛备勤任务及自然灾害后的相关救援等任务。在就业方面,出现毕业生供不应求的现象,不少用人单位提前几个月到校“锁定”学生。
事实上,学校消防专业的成立,要追溯到2018年,也就是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国务院关于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的第二年,中华中专就申报了“物业管理(智能楼宇消防工程)”专业,当时在全国范围内首创中职院校“消防管理”专业,紧接着,学校又于2019年成立“消防安全学院”;经过多年跨越式的发展后,学校在2024年申办了五年制高职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持续推进消防安全类专业群建设。
没有课程标准,学校自己开发,如今已开发出70余份课程标准。2024年,学校牵头完成《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基础知识》等6门省级课程标准的修订,同时,学校已有《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基础知识》《建筑防火基础知识》《现代单位企业消防管理》《消防设施操作工作手册》等五本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规划教材,计划于“十四五”期间全部以“立体化、数字化”教材的形式出版。
未来,随着学校新校区建设完成,在硬件设施的加持下,学校将致力于发展成为南京市首个院校级别消防安全技能培训中心、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专指委牵头单位、江苏省职业院校虚拟仿真示范性实训基地以及全国职业院校消防安全类专业建设龙头单位。
深一度:互通教学资源共同提升
活动当天,相关专家还调研了中兴通讯、超星集团江苏分公司等公司,进一步了解中华中专在校企合作方面的经验。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中华中专持续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产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十四五”期间,学校校、系两级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接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深入开展调研,科学设置专业,指导修订人培方案,推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
2024年,学校新增五年高职工业软件开发技术与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与博西家电合作的电子商务专业、与东软集团合作的软件技术专业被立项为江苏职业联合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第二批现代学徒制示范专业点;软件技术专业获评南京市特色专业,工业软件开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获联院评比优秀格次。
一个专业的发展,不能只埋头苦干,抬头看看同行在做什么?望一望产业方向在什么地方?跨界看看别人在做些什么……
正如张勇所说:创新不仅要在学校内部,学校之间、行业之间,互通教学资源共享教学成果,共同提升。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季燃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