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北京1月16日讯(记者和海佳)“北京具有培育生物制造业的巨大潜力,目前可通过制定核心菌种开发规划、打造技术平台、完善政策制度等方法,实现核心菌种的科技创新,有力带动产业发展。”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期间,北京市政协委员吴赴清带来关于“布局合成生物制极端微生物核心菌种专项”的提案。
北京市政协委员吴赴清。(受访者供图)
核心菌种是合成生物制造产业的核心要素和发展基石。吴赴清表示,核心菌种性能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成本,掌握了先进的核心菌种就掌握了合成生物制造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但目前我国核心菌种制造业存在研发能力不足等情况。
一是核心菌种研发投入少,与产业需求结合不紧密滞后,产业核心菌种对国外依赖度高。
二是目前合成生物制造研究主要围绕常规菌种,颠覆式创新成果较少,应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三是合成生物制造领域人才储备有待增强,缺少面向产业应用的高水平核心菌种研发人才。
吴赴清介绍,我国蕴藏着丰富的极端微生物资源,利用极端微生物开发核心菌种具有成本降低、过程简化、工艺优化等优势。对此,吴赴清围绕加强核心菌种创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布局极端微生物核心菌种重大专项。明确极端微生物核心菌种中长期开发规划,强化科研机构、大学、领军企业、大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体系,统筹组织跨部门、跨区域、跨学科的合成生物制造创新力量,实现极端微生物为核心菌种的合成生物制造技术的革命性突破。
第二,设立核心菌种市级技术创新平台。围绕核心菌种关键科学问题和核心技术问题,布局一批实验室和共性平台,产出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支撑极端微生物核心菌种应用研发。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组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核心菌种构建和开发利用。
第三,完善政策制度创造有利于新菌种培育的软环境。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监管创新等手段,创造利于核心菌种创新的政策环境,改进新型核心菌种相关法规和监督机制。
第四,加大核心菌种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在人才支持计划中着力培养极端微生物技术和核心菌种领域的科技领军人才,带动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攻关,保障极端微生物核心菌种战略实施和产业发展。
第五,提升核心菌种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司法保护的效率和公信力,维护菌株选育者的合法权益,提升极端微生物菌种知识产权保护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