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高管正在增加出差上海的频率。
市人大代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观察到,随着单方面免签政策的实施,上海正在发生喜人的变化,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为例,学院的120余位全职教授中,98%拥有海外经历,他们如今大部分都在上海工作,并且家属也跟来了;街头巷尾,不只是来旅游消费的外国游客多了,来沪投资兴业的商界人士也多了。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4年上海城市经济规模进入了5万亿元以上的新阶段。跻身全球经济规模前五大城市的上海,不仅有国际美誉度,更是人文商业经济等资源高度集聚的地方,汪泓建议,要抓住签证政策放宽的机遇,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禀赋,推动上海进一步在更高层次开放,在“240小时”内尽情释放“魔都”魅力。
越开放,越有吸引力
据统计,去年上海继续保持全国最大的航空和邮轮进出境口岸地位,入境外国人数量位居全国空港首位,同时,上海成为境外游客入境首选目的地。
得益于免签政策的不断优化,从整体上提升了中国对外商的吸引力,展现了中国开放包容的姿态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过境免签时间的延长对外商投资企业来说,大幅提升了他们在来华来沪进行人才与技术交流、商务洽谈与合作、企业运营与管理、短期就业乃至投资考察与决策上的便利程度,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来华参与项目研发、参与大型展会、开展培训或内部审计等管理活动等。
“会有越来越多头部企业、跨国公司将自己的研发中心、区域总部都放在上海,上海是金融、经济、人文等要素集大成的地方,要将资源进一步整合。”汪泓介绍,2024年以来,美国苹果公司、英国汇丰银行、法国巴黎银行、德国奔驰集团等近百家跨国企业负责人先后到访中国,并纷纷加码在华投资,来自德国的霍夫曼集团、新西兰乳企纽仕兰、美国嘉吉上海创新中心的外资高管都在增加出差上海的频率。
更多元,更加年轻化
旅游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上海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超130%,来访游客更加多元化、年轻化了。前十大主要客源国中,除了美欧之外,还有韩国、日本、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周边国家;免签政策发布后,入境游散客中50岁以下人群达到40%左右,比19年数据翻了一番,更多是类似蜜月团、家庭团的兴起。
“游客把自己的旅游经历传回国,形成了他们的‘精品路线’”,汪泓发现,当前上海有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艺术天地,各美其美的时尚街区,大多由各个区自己打造,“这些大大小小的文旅‘珍珠’,要串联起来做出精品项目,商旅文体展联动发展,把散落的文旅资源变为‘珍珠项链’。”
越是文旅大文章,越要在细枝末节处用心用力。汪泓建议,热门景点预约可以参考卢浮宫等国外著名景点预约制度,开通面向外国游客的预约系统,增加电话预约、电子邮箱、第三方网站预约等方式,拉长可预约周期,“卢浮宫散客购票可以提前约5个月,团队提前约2个月;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可以通过其官网提前2个月预约。”
此外,她还建议上海联合旅行社共同设计适合外籍旅客的240小时精品旅游线路;放宽驾照互认的有关条件,促进自驾游发展;文旅商体展联动发展,积极组织各类国际会议,通过各种渠道邀请境外人士来沪进行知识分享和商业投资,大力引进更多国际演唱会、艺术展览、体育赛事等大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