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梁善茵
图/受访者提供
近年来,网络微短剧以其独特魅力迅速崛起,成为影视产业的新风口。《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到5.76亿人;微短剧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504.4亿元,同比增长34.90%,其市场规模有望超过内地电影票房。
广东在推动网络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网络作家协会主席林俊敏认为,微短剧与网文属于“一胎双生”的关系。广东省的网文作者数量居全国首位,而微短剧制作的成本较低、不受地域限制,因此涌现出一批微短剧本土创作者,并逐渐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林俊敏表示,目前,深圳和东莞已建成一批影视产业园区和影视拍摄基地,基本形成微短剧剧本创作、投资、拍摄、制作、发行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微短剧创作有望成为广东网络文学创作的一个新增长点。
建议尽快建立微短剧人才库
从“高产量”向“高质量”提升
“当下正处于网络文艺内容炙手可热的‘风口浪尖’。”林俊敏指出,网络微短剧发展至今完成了多次迭代升级,已打造出一批精品,剧本的精良程度及演员表现力得到较大提升。在内容创作方面应继续强化精品意识,推动广东微短剧创作从“高产量”向“高质量”提升。
林俊敏介绍,近年来,广东省网络作家协会定期举办微短剧编剧培训、微短剧座谈会等活动。2023年8月,60余位网络作家、企业代表以及短剧行业从业者参与短剧线下交流会,探讨热门短剧题材及短剧剧本写法;2024年12月,广东省网络文学与微短剧座谈会聚集30余位网络作家,探讨网络文学与微短剧的融合发展。
培养微短剧专业人才也是民革广东省委会的关注重点。民革广东省委会提交的政协提案《关于促进广东网络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中指出,微短剧行业复合型专业人才短缺,且结构失衡问题凸显。
基于此,民革广东省委会在提案中建议实施相关专业人才引育计划,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行业人才培训体系,同时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对在网络微短剧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奖励与补贴,提供配套优惠政策与便利服务,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微短剧创作要坚持高品质与正能量,关键在于加强对创作者价值观的引导,加强对粤文化的表现。”林俊敏表示,对于微短剧编剧的培训重在价值观引导,而非创作内容本身的干预。内容创作者要把人民群众作为鉴赏和评价的最终主体,也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创作之中,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他建议尽快建立微短剧人才库,为项目提供优秀的创作、制作和演职人员,提升作品整体品质。同时与高校、职业培训机构等合作,开设微短剧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具备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建议在广东建立微短剧出海基地
推动微短剧“破圈”“出海”
当前,中国网络微短剧的海外市场日益扩大。根据《2024短剧出海营销白皮书》,未来海外月均短剧用户规模预计达2-3亿人,市场规模将达到百亿美元。
不同国家观众对于微短剧的偏好,根植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往往与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影视制作特色等紧密相连。欧美地区有着深厚的巫师、狼人文化传统,此类超自然元素题材在国际市场广受欢迎,而中国网文作家在书写该类题材时会不自觉地带有中国印记。
“打个比方,网文或微短剧创作者写的是一个女巫世界的故事,可能取材于某个欧洲传说,但故事里的女巫在异世界打土豪、分田地,自然而然地刻下中国印记。”林俊敏指出,一批优秀的微短剧、网文走向海外,其成功秘诀在于创作者思维的创新以及创作边界的拓展,使得中国微短剧实现面向不同国家与文化受众群体的“在地化”。
林俊敏表示,应加强微短剧“出海”相关的市场调研和策划,针对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特点和市场需求,推出更多符合当地观众口味的微短剧作品。可以与海外影视机构、视频平台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中国微短剧“出海”。
他还围绕建立广东微短剧出海基地提出建议,希望政府部门对微短剧出海基地的建设和运营给予资金、税收、土地等方面的支持,加大对于微短剧“出海”和国际化的激励。“微短剧出海基地的建立与运营,有助于将中国的短剧文化推向世界,满足异国市场的需求,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林俊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