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配偶微信收学费逃避查控

扬眼 2025-01-17 08:06:02

1月16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一批“小标的大民生”专项执行行动典型案例,这些案例为全省法院进一步办好涉民生执行案件提供了可参考的示范样本。

执行案“终本”5年,法院悬赏找出“老赖”

张某与徐某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生效判决确认徐某应赔偿张某各项损失10万余元。2019年4月,张某向东台市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执行过程中,经多方查找,未发现被执行人下落及可供执行的财产,案件遂依法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终本后,东台法院仍定期通过网络查控、走访调查等方式查找被执行人下落及财产线索,但一直未有进展。

2024年,东台法院以“小标的大民生”专项执行行动为契机,在微信公众号上集中发布了数批涉民生终本案件被执行人悬赏公告。被执行人徐某在4月25日发布的悬赏公告之列,该悬赏公告被多平台转发。5月31日,东台法院接到徐某同事举报,称徐某在北京工作并提供了小区信息,但未告知具体门牌。东台法院第一时间部署安排,6月2日周日一早,执行干警便驱车赶往北京,当晚9点到达徐某住处,经询问物业、实地走访等,最终确认具体位置。

次日凌晨5点,执行干警提前蹲守在徐某住处外,最终发现徐某并将其拘传至当地基层法院。执行干警释法明理无果后,向其出具预拘留手续。徐某迫于法律威慑,当场筹集10万余元一次性转给申请执行人,案件于当日执行完毕。东台法院将悬赏金依法发放给线索提供者。

据介绍,本案是一起“沉睡”于终本库长达5年的交通事故案件,被执行人名下无财产可供执行,且长期在外地工作、下落不明,但法院并未放松执行工作,而是积极通过执行悬赏的方式成功获得被执行人下落线索。最终在当地法院的协同配合下,高效执结了该起案件。

搜查手机发现“猫腻”,依法拘留追回培训费

封某及其实际控制的书画培训公司因经营不善、盲目扩张等原因于2023年“闭店跑路”,21名已缴纳培训费的家长讨要培训费未果,诉至徐州市铜山区人民法院。法院判决某书画培训公司、封某需退还21名学生家长培训费共3万余元。判决生效后某书画培训公司、封某未履行生效判决义务,21名家长陆续向铜山法院申请执行。

经查询,被执行人名下无财产可供执行,后经多方走访,执行法院成功拘传被执行人封某。通过对封某释法明理,封某当场给付5000元,偿还了9起案件的执行款,并书面承诺9月底之前偿还完毕所有案件。

考虑到9月的开学季将给封某和培训班带来可观收入,法官促使各方达成了和解。履行期限届满后,法官联系封某,但其仍以各种理由逃避执行。

2024年11月,法官出示搜查令后对封某的手机进行搜查,发现封某利用配偶微信在执行期间收取并转移大量培训费用。因封某有能力履行生效判决而未履行且不如实申报财产,法院决定对其司法拘留十五日,在拘留的第二天,其配偶将剩余案款交至法院,剩余13起案件全部执行完毕。

本案中,法院秉持“蓄水养鱼”的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给予被执行人一定宽限期,在发现其躲避执行时果断转变工作思路,通过手机搜查的方式查明其真实财产状况。法院依法采取司法拘留,最终督促其足额履行义务,帮助21名家长成功追回培训费。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万承源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