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青海新闻1月16日电(才让措李隽)2024年来,西宁湟源县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主动作为,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以营商环境的优化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湟源县构建“一站式”服务体系。投资1300余万元新建湟源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公安事项、不动产登记、综合缴费、社会事项、企业开办等五大类服务窗口专区,划分24小时自助办理、帮办代办等便民服务区。进驻单位23家,设置窗口73个,办理事项181项,日均接待办事群众约700人次,日均办件量500余件。基本实现进驻部门及服务事项“应进必进”,实行统一受理、集中审批、贴心服务。聚力推进“一网通办”,打造简洁易用的服务品牌。全面推行行政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开通服务事项634项,网办率达91%。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简化办理流程,整合事项要素,推动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能力整体提升。
该县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为企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充分发挥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职能作用,通过搭建“政银企”交流平台,不断创新金融信贷产品,以青蒜苗、牦牛、青稞等特色优势产业为主,利用“商户贷”“青行兴农贷”等多种信贷金融产品,有效解决种养殖户、家庭农牧场主的融资瓶颈。持续完善税费优惠政策落实机制,运用“简事快办、智能导办、全程帮办”服务模式,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
截至目前,投放小微企业贷款约4.76亿元,争取工业转型等扶持资金约0.26亿元,累计减免各类税费约2.1亿元,以政策红利助力经营主体增强发展信心。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强化市场主体要素保障。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机制,完成4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出让工作,已入市土地累计带动产业投资规模约0.25亿元,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着力解决企业“用地难”问题。
湟源县与江苏羲源集团成功签约的青海首个独立储能项目,统筹各部门协同发力、高效推进,从签约到摘牌拿地仅用时4个月,跑出湟源加速度;投资7526万元建成乡村振兴产业孵化园,现有5家企业入驻;引导新入园区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盘活闲置土地资源,为保障新能源新材料、高原动植物精深加工等产业用地腾出空间。同时精准服务,助企暖企扶持企业做大做精。通过宣传奖励政策、消费券发放、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活动为企业纾困解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