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浙江新闻1月16日电(汪恩民王潇婧)在浙江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中,浙江省政协常委、致公党浙江省委会副主委、致公党杭州市委会主委方军建议,积极提升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服务能力,更好保障“走出去”企业正当权益,助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
随着浙江企业出海步伐加快,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知识产权纠纷日益增多,主要集中在商标保护地域局限性较强,海外商标被抢注风险高;国际专利布局不够完善,海外专利壁垒限制发展;海外知识产权保护资源储备不足,企业维权成本较高等方面。
为提升企业涉外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加强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方军建议,要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质量,充分发挥行业性组织提供知识产权服务的作用,深入探索行业性组织提供知识产权服务的有效模式,加大对托管工作的监督审查力度,优化知识产权托管服务,支持地方集聚现有服务资源,建立健全多功能、综合性的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知识产权服务。
在强化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方面,他认为要积极建立海外知识产权法律库和纠纷应对案例库,加强对企业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的宣传培训,及时发布海外维权信息及预警报告。同时,推动企业加强知识产权能力建设,鼓励其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提升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和风险防控能力。
在构建涉外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协同培养机制方面,方军表示,应联合国家教育部门试点出台涉外知产法律教育指导意见,强化“法学基础+交叉学科+战略思维”培养思路,探索构建涉外知产法律人才“本硕贯通培育”或“本硕博长效培育”机制,推动基础理论课程与实务必修课程融合,在企业建立涉外知产实习岗位,健全“学术+实务”的涉外知识产权人才队伍。
“还要健全涉外知识产权实务部门与高校、法学研究机构人员交流、互聘机制,推动开展师生赴海外高校、海外企业、国际组织交流项目,拓展赴国际知识产权组织、国际经贸组织、国际仲裁机构等专业实习、合作项目,提升涉外知产人才基数和质量。”方军补充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