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王异吴凡
农村集体“三资”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物质基石。
2024年以来,应城市纪委监委突出抓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从盘清家底入手,从规范发包破题,从数字监管筑基,有效破解了“三资”监管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全面提质增效。
统筹谋划、全域推进,摸清“家底子”
“村里的‘三资’使用、盘活情况如何?村集体资金收支情况有没有进行公示?”近日,应城市纪委监委“三资”工作专班成员对高卢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进行回访调研。
开展“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以来,应城市纪委监委聚焦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农村集体经济合同、工程项目管理等重点方面,制定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按照协作区分片开展全覆盖调研,深入剖析农村集体“三资”监管难点问题,确定村集体“三资”监督重点19项,推动农村集体“三资”专项整治从“试点破题”到“全域推进”。
为充分发挥基层监督力量,应城市纪委监委推动全市293个村(社区)组建由驻村干部、“两委”成员、老党员、村民代表为成员的核查小组,全覆盖开展“三资”清理清查。设立“三资”问题信访举报专线,明确专人收集、登记、汇总群众反映问题。
截至目前,全市共清查账面资金1.78亿元、集体资产9.5亿元、集体资源15.96万亩,发现面上问题1693个,受理群众信访举报12件,形成问题线索78条。
数字赋能、强化监管,查实“账本子”
“村干部收取租金的数据信息和村级收支明细通过比对有明显的出入,土地租赁过程中可能存在村干部截留集体土地租金的风险”。大数据通过电脑监督模型自动分析,推送了应城市某村集体土地租赁的预警信息,市纪委监委相关部门立即进行分办处置。
2024年以来,应城市纪委监委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争取省农业农村厅支持,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三资”数据与湖北数字农经网信息平台一体化融合。通过“一物一编码”,关联监管平台资源权属、交易、合同等全量数据,推行“以图管地管资产”的可视化、智慧化管理。实现“一村一赋码”,村集体“三资”基础信息网上公开,群众可随时扫码监督。通过采集全市区域基站建设情况、村干部及家属身份信息等数据,构建“农村基站租金入账问题”监督模型。
依托“三资”大数据监督平台,应城市纪委监委建立健全“建模分析、线上预警、疑点筛查、分办处置、线下核实、整改落实、反馈评估”监督闭环。截至目前,预警问题线索198条,形成问题线索35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5人。
长抓常管、标本兼治、护好“钱袋子”
“没想到同一处资产,通过线上交易平台公开拍租,年租金翻了数倍,村集体收入增加了,村民们的干劲儿也更足了。”应城市杨岭镇祝墩村党支部书记高兴地说道。
农村集体“三资”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应城市纪委监委开设应城市农村产权交易信息平台,与监管平台互联互通,资产资源交易实现网上申报、审批、竞价、监控全链条管理。通过统筹协调、统一谈判,将资产资源估价、发包、代理等中介机构服务费用下调70%,改变了过去分散交易流程不可控、成本高、不可持续的问题。截至目前,应城市在线交易120笔,发包出让最高溢价率达376%。
应城市纪委监委还坚持“办案”和“治理”一体发力,通过分析监督检查、信访办理、案件查办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分别向行业主管部门、部分乡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4份,推动制定出台相关制度文件13个。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举一反三整改的同时,通过规范县级管理、镇级监督、村级实施三级责任网络,破解了“条块分割、职能交叉”的管理体制障碍,扎实做好规范村集体“三资”管理“后半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