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把握政策方向,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促新兴产业“换道超车”,助未来产业“开路造车”,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西宁开发区”)深入分析“一区四园”比较优势和功能定位,超前谋划建设一批引领性、支撑性、带动性强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大项目,以项目结构之变引领产业结构之变、发展能级之变。
西宁开发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重大机遇,推动一批前沿技术和产业化项目加速落地。依托算电协同示范园区,加快招引一批算电协同、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为主的算力项目,加强半导体、网络通讯、新型储能、电源配套、算力运载等绿色算力产业项目的谋划,以及绿色算力领域科技型企业、研发中心、实验室与“数据要素X”典型案例的培育。依托“3+3”产业定位,谋划新能源项目55项、新材料项目74项、生物经济项目41项、新质生产力项目21项。鼓励企业加大现有设备、工艺的技改力度,加快推动产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重点谋划老旧排水管网更新改造、排水系统提升改造(三期)等69项。
聚焦锂电储能产业链条协调发展,扩大龙头企业规模,打通产业链断点。重点谋划年产1GWN型TBC光伏电池、新型显示芯片、硅碳负极材料生产等项目,加快提升锂电池正极材料、隔膜、铜箔、铝箔等关键材料生产供应和配套能力,补全负极材料和电解液等缺链环节,打造要素完备、特色突出、创新引领的锂电池材料产业配套带,加快推动形成完善的锂电储能产业新业态。充分发挥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中心、绿电态势感知分析平台等创新载体平台作用,招引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落地56项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示范项目。
围绕低空经济、高性能纤维、氢能等新赛道,以及钙钛矿、固态电池、靶向药等产业发展新技术、新业态,加大头部企业对接力度,重点推进碳化硅衬底及外延材料、计算机组装、医疗用芯片研发生产等在谈项目签约落地建设。建立健全项目签约联审联批机制、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投产项目挂点帮扶机制,解决企业实际难题。对于产业转移承接项目,提供“保姆式服务”,使客商真真切切感受到优质服务,体验到“贵宾”待遇。
“西宁开发区将奋力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上领跑新赛道、抢占新市场,对谋划形成的成熟度高、带动性强、发展前景好的重大项目,优先纳入市级重点项目,强化资金、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西宁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