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咖啡豆需要经过怎样的“旅程”才能变成香飘四溢的咖啡?在鼓楼区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一家咖啡店用各式各样的非遗作品“回答”了这个问题。日前,星巴克南京首家非遗概念店正式揭开面纱。店内的一些中国传统手工艺非遗作品,艺术性地“刻画”出咖啡种子历经生长、成熟、冲煮,到最后成为杯中咖啡的全过程。
记者走进店内看到,演绎着南京历史文化变迁的墙绘作品映入眼帘,扎染、织锦、麻编、刺绣、掐丝珐琅等多项非遗技艺在此尽情展现。门店楼梯拐角处大大的“南京”二字,大气磅礴,色彩绚丽。这是由世界级非遗技艺——云锦织造技艺制作而成的,寸锦寸金的鬼斧巧技仿佛在锦绣之中诉说着非遗的传奇故事。
店内工作人员介绍,这家咖啡店的整体设计采取古今对话的方式,将咖啡豆的生命旅程与非遗文化的传承历程融合呈现,与不同历史时期的鼓楼地标建筑相映成趣,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重焕活力。今后也将作为“文明实践非遗手工作坊”,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手工活动,打开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的新思路。
“我大学毕业返乡创业以后,一直想通过设计让家乡的传统技艺更多地融入现代人的生活,这是我的愿望。没想到在今天,在这个位于鼓楼区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的咖啡店里,我实现了这个愿望。”国家级非遗彝族刺绣技艺传承人樊志勇说。
鼓楼区文明办的工作人员表示,鼓楼历史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非遗咖啡店落地鼓楼,进一步拓展了群众性文明实践活动的阵地空间,未来也将辐射联动更多我市的其他文明实践阵地,共同开展更多具有体现非遗元素、融合当代审美的非遗手作和科普类文化活动,把文化送到群众家门口,成为展示城市文明风采与文化底蕴的“微观”名片。
据了解,去年3月5日,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南京市“文明实践伙伴计划”首次亮相,星巴克等11家单位成为首批“伙伴”。如今,“文明实践伙伴”扩大到5批52家,凝聚了国企民企、外资企业、驻宁高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志愿组织等单位,实现了阵地共建、活动共联、队伍共育,是推动社会各界优质资源下沉到文明实践“第一线”和“最前沿”的有力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