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用来搬家的货拉拉,稍不留神也成了帮助诈骗分子转移财物的“运钞车”。近日,德阳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旌东派出所联合该分局反诈中心成功劝阻一起电诈案件,为被骗群众及时止损5万元。
今年1月12日14时30分许,37岁的货拉拉司机李师傅神色焦急地拨通了德阳旌东派出所的报警电话。“警察同志,我感觉这单货有点不对劲,可能有诈!”李师傅在德阳经开区某小区外,指着身旁的行李箱向迅速赶到的民警诉说着事情经过。“我接到这单,客户是53岁的朱女士,她一个劲儿催我赶紧把这个箱子送到成都指定地点,别人有急用!我开箱一看,里面就一件大衣裹着5万元现金,她也不细说,这太蹊跷了!”民警看着行李箱,神情凝重,深知此事非同小可。
民警根据李师傅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拨打了朱女士的电话。电话那头,朱女士急切地说道:“警察同志,这就是普通的寄货,我家里人等着用这钱呢,别耽误我的事!”为避免朱女士被骗,民警要求她及其家人立即来派出所进一步了解相关情况。16时许,朱女士与其55岁的丈夫赖先生来到派出所。面对民警询问,朱女士起初仍坚称一切正常。但在民警反复开导下,她的心理防线逐渐松动,最终道出实情。原来,朱女士在网友的指引下,在某投资网站获得小额返利后,在对方“高投入、高回报”的诱惑下,决心加大投资力度,并根据对方的指示和要求,采用线下“货拉拉”运输的方式,将现金送往对方指定地点。
恰在此时,德阳经开区公安分局反诈中心接到上级精准劝阻指令,犹如一场及时雨。“以这种方式送钱,本身就是违法的。现在这种诈骗手段极为猖獗,朱女士,你可千万别被骗了!”在派出所,民警向朱女士揭示了这种“送钱上门”的新型诈骗手段。经过耐心细致地劝说,朱女士这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陷入了一场骗局,不禁冒出一身冷汗。最后,民警及时止付,将装有5万元钱的行李箱原封不动交还给朱女士。“幸好你们阻止了我,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朱女士向民警表示不会再寄钱,并激动地向民警表示感谢。
民警介绍,“线上诈骗+线下取钱+货拉拉(跑腿)投送”是一种新型诈骗手段。去年以来,这种诈骗方式在全国各地频繁出现,德阳也已发生多起。民警提醒,广大快递员、货拉拉司机在接单过程中如遇投送大量现金、运送不明包裹、频繁更换交接地点等可疑情况,要立即举报,切勿成为骗子的“帮凶”。(张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