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关乎千家万户福祉,关乎国家民族未来。昨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专场新闻发布会,介绍烟台市妇联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市妇联在全市常态开展“婆媳互夸会”和“好媳妇好婆婆好家庭”选树活动,评选出全国五好家庭10户、全国最美家庭21户;全域启动“家庭教育大讲堂”,为14区市中小学校开展29场大型家庭教育辅导;试点开设“262社区家庭教育课堂”,全年至少开展2000场家庭教育课堂,实现了社区家庭教育服务常态化、专业化。
如何激发妇女动能,倡树家庭文明新风尚?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少娜在发布会上介绍,市妇联全域启动了“孝善清廉润万家”活动,在农村开展百名烟台媳妇秀庭院视频展播,秀出庭院美、家风美。在全市常态开展“婆媳互夸会”和“好媳妇好婆婆好家庭”选树活动,评选出全国五好家庭10户、全国最美家庭21户,省五好家庭11户、省最美家庭30户、省绿色家庭13户,烟台市文明家庭300户、烟台市“美丽人家”788户,涌现出各级好婆婆、好媳妇2万名,好家庭3.8万个。在全社会组织“最美家书”“好家训”征集活动,优选百篇家书编印成书、百条家训在媒体展示。这些群众性的活动,有效激发起普通妇女争先创优的自豪感和积极性,汇聚起团结友爱、向上向善、勤劳奋进的力量。
小手拉大手,讲好家风故事。2023年,市妇联在全市开展“好家风”进中小学校园活动,配套开展了“好家风薪火相传”体验营、“写给长辈的一封信”主题征文、“全环境立德树人”汇报展演等系列活动,先后走进14个区市29所学校,开展活动146场次,400多名学生争当讲解员,参与师生和家庭成员10.5万人。2024年至今,市妇联将这一形式拓展到503所中小学校,实现了全覆盖。“这些活动的开展,产生了良好的转化效应。学生们通过讲解潜移默化产生了行动自觉,家长们通过帮助鼓励孩子讲解主动行动示范,从而形成了‘小手拉大手’共传好家风的生动局面。”李少娜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首次将家庭教育由“家事”上升为“国事”,提出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工作体系。围绕妇联的职责定位,市妇联着重加强了与教育部门的协作配合。2022年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开展以来,全域启动了“家庭教育大讲堂”,为14区市中小学校开展29场大型家庭教育辅导,4.8万多名家长到场听课、积极响应。试点开设“262社区家庭教育课堂”,整合在职教师和社会教育机构等优质教育资源,在全市14区市确定200个社区,组建600名志愿教师组成的队伍,全年至少开展2000场家庭教育课堂,实现了社区家庭教育服务常态化、专业化。
如何提高家庭服务供给?市妇联建立为家庭赋能的专业服务志愿队伍,把市县两级从事医疗、教育、法律、美学、心理辅导等爱心志愿专家力量汇聚起来,建立由127支队伍组成的百人“筑家”指导团,市县乡村四级妇联联动,负责志愿专家“送”服务和百姓需求的对接协调,连续两年开展常态化“定单式”服务,实行家庭“点单”、妇联“接单”、专家“应单”。两年来,四级妇联精准对接形成“菜单”886个,为广大家庭提供9大方面规模化服务800场,4.8万家庭获得了健康科学生活的各方面知识,家庭建设理念和水平显著提高。
青年人才的婚恋问题,不仅是人才自家父母的“揪心事”,也是单位、企业的“操心事”,还是党委政府的“关心事”。市妇联建立了为青年人才婚恋交友的多方联动服务机制,连续三年开展“爱在山海·遇见幸福”青年人才联谊活动336场,近4.1万青年参加。“特别是针对像万华这样青年人才数量大的龙头企业,我们带领周边区市妇联主席到企业现场办公,提供匹配度和频度更高的专享服务。活动中,注重兼顾正确婚恋观的引导和增加城市吸引力等多方效益,努力在帮助解决青年人才的成家立业所需、企业发展壮大所急和党委政府‘人才兴市’所向等方面,切实发挥好妇联组织的独特优势。”李少娜介绍说。
面向留守困境儿童,烟台实施“爱心妈妈”结对关爱行动,全市250名妇联干部、5000余名爱心人士结对关爱1560名留守困境儿童。面向低收入家庭的妇女,市妇联连续3年赠送“两癌”保险36294份,每份保额由1万元上升到1.5万元,3年共救助“两癌”患病妇女234名。面向春蕾女童、智力缺陷以及残疾孩子和他们的母亲,联合社会爱心力量捐赠款物的同时,探索建立“宝妈工坊”和技能培训等增收渠道,通过多方面赋能,为他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自信和希望。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做好家庭工作,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是妇联组织服务大局、服务妇女的重要工作着力点。下一步,市妇联将持续打造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升级版,着力实施乡风文明、美丽庭院建设“我的家园我作主”行动,擦亮“烟台媳妇秀”系列品牌;弘扬中华好家风“小手拉大手”行动,把巡展送进学校、机关、企业和商圈,让好家风在学生、年轻妇联执委和青年职工的讲解中吸收转化、践行传承;家庭教育“父母成长”行动,强化家校社协同,办好家长学校,帮助家长减少亲子焦虑,助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百人“筑家”指导服务行动,扩大专家志愿队伍,为家庭建设提档升级提供多元专业服务;巾帼家政进社区行动,聚焦“一老一小”,通过观摩培训交流,为妇女从事家政服务行业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拴心留人”巾帼行动,叫响“爱在山海遇见幸福”青年人才联谊活动品牌,培育新型婚恋观,让更多年轻人爱上烟台、扎根烟台、建设烟台;困难家庭关爱行动,推动结对关爱留守困境儿童全覆盖,捐赠城乡低收入妇女“两癌”保险全覆盖,特殊困境家庭走访关爱全覆盖。
YMG全媒体记者钟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