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程琦1月17日报道:生物医药产业在上海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布局中占据关键地位,而细胞与基因治疗作为前沿科技创新领域,正蓬勃发展且备受瞩目,为众多患者带来了治愈的希望。然而其高昂的治疗费用使得患者可及受阻,成为制约该技术广泛应用的关键瓶颈。
今年上海两会上,市政协委员陈启宇提出“以上海细胞与基因治疗药品为试点,推动丙类药品目录指导下创新药多元支付”。
百万定价支付难,制约市场释放
细胞基因治疗代表了继小分子和大分子靶向疗法之后的最新一代精准医疗手段,为治疗肿瘤、罕见病、慢性疾病以及其他难以治愈的病症带来了创新的理念和方法。它具有传统药物难以比拟的长期疗效和治愈潜力,因此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并加速了全球细胞基因治疗药物的商业化进程。
近年来,推动细胞基因治疗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地方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陈启宇委员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说,上海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细胞与基因治疗行业,发展的举措和政策,在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比如CAR-T药品已经连续三年纳入“沪惠保”保障范围,最高可赔付50万,有效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负担。
不过,当前,细胞与基因治疗药品在支付方面尚存在一些难题,如,在基本医保“保基本”原则下高值细胞与基因治疗药品存在准入难题;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在中国的定价远低于全球价格,但百万定价超出公众负担能力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而支付能力制约导致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市场需求难以充分释放。
建设细胞与基因治疗药品的多元支付体系
为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陈启宇建议,在上海展开试点全力推动在丙类目录指导下细胞与基因治疗药品的多元支付体系建设。
陈启宇委介绍说,上海汇聚了全国临床医学、药学、卫生经济学、公共政策、商保等多领域的顶尖专业人才,在多个领域拥有全国范围的权威专家团队,“恳请医保部门组织相关专家对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相关企业进行培训指导,力争尽快纳入丙类目录。”
同时,建议在沪惠保责任设计中适度提高特药责任的赔付总比例,给予细胞与基因治疗药品更多的支持。目前惠民保主要赔付责任是医疗责任(医保内或医保外),而对特药责任的赔付仅占保费的10%左右。为了推动惠民保产品可持续发展,建议沪惠保适度提升特药赔付责任,为细胞与基因治疗药品支付保留合理空间,从而更好地为参保人遭遇灾难性医疗支出时进行支付补偿。
此外,引导纯商业保险优先参考丙类目录,形成“医保评估推荐,商保合理采纳”的机制。“让商保行业通过医保规范系统了解创新药情况,获得医保专业评估后,加快商保精算和保险产品设计,推动更多疗效确切的创新药在商保中实现支付补偿。”陈启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