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少民李家鼎徐柏坚
为进一步加强对执行工作的监督,提升执行管理现代化水平,天津法院聚焦“公正与效率”,运用指令执行、督促执行、协同执行等交叉执行方式,明确“五个一”工作要求,健全交叉执行监督考核及奖惩机制,持续推动交叉执行工作法治化规范化常态化运行,最大限度释放交叉执行制度效能,集中攻坚一批难啃的“硬骨头”,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加强指导,集中骨干力量攻坚克难
针对人民群众关注的执行难题,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高度重视,坚持问题导向,细化方法步骤,采用“推磨式”方法交叉执行,加大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攻坚力度。高院全程督导全市超长期案件清理与交叉执行工作,通过定期检查、书面通报、当面约谈、现场指导、网络提示等方式“把脉问诊”,“台账式”管理案件执行进展,指导全市法院以“五个一”为目标,即交叉执行工作要有一个好方案、一批好典型、一些好机制、一批好案例、一部好片子,切实推动案件实质性化解与工作成果转化。
截止到2024年8月底,天津法院交叉执行案件共计898件,其中外部交叉61件,内部交叉107件,督促执行730件,现已结案767件,执行到位92.17亿元,执行到位率33%,其中执行到位金额位居全国法院前列,受到最高人民法院通报表扬,有2篇交叉执行典型案例被最高人民法院刊登。
放水养鱼,“重整式”执行助力产业新生
立足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积极践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以“重整式”执行方式,助企业纾困解难,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2021年以来,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及其辖区法院累计受理以某汽车集团华北基地公司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92件,涉诉标的达22.5亿元,高额的债务给某汽车集团华北基地公司带来沉重负担,使公司发展陷入困境。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对92件执行案件和未进入诉讼程序的638件债务纠纷摸排梳理,将辖区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天津市宁河区人民法院涉及的相关案件以及债权人情况进行汇总分类,制定统一的工作方案,指导两家法院共同做好债务化解工作,按照和解意愿分类、分批调解,推动案件当事人与某汽车集团华北基地公司的和解工作,由执行局整体负责全流程债权人的和解沟通,定期通报和解工作进度,通过每日电话沟通、签订保密协议、提高首付比例等方式,最终促成和解,解除了对某汽车集团华北基地公司的执行措施,促使该公司生产经营进入良性循环。
深挖内潜,整合内部资源力量推进执行
对于重大疑难复杂案件,通过变更承办人或者执行团队等方式进行“内部交叉”,整合执行法院的内部资源力量,充分挖掘执行法院的内部潜力推进执行。
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交叉执行助力涉企案件,申请执行人天津某钢铁公司与被执行人山西某集团公司在一起执行案中,被执行人已部分还款,但双方就剩余债务的偿还多次协商无果。考虑到被执行人为山西省国有企业,为确保案件妥善化解,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整合执行力量,决定打破传统案件办理由单人负责的模式,采取内部交叉执行的方式,由多位执行法官共同研究执行思路,确定切实可行的执行方案,确保严格依法规范执行。经反复释法明理,申请执行人主动为被执行人让免了部分债务,双方当事人最终认可法院的执行措施,法院将案款2058万元发放申请执行人,案件顺利执行完毕。
精准发力,以执行力度维护民生权益
天津法院始终秉持“如为我执”理念,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加大涉民生案件执行力度,创新“司法为民”执行工作机制,切实维护胜诉当事人合法利益。
区域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保驾护航,天津开发区高教科创园作为天津市委市政府落实“十项行动”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助力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但建设伊始,资产闲置较多、产业布局不利、生产经营遇冷等系列问题成为园区发展的明显梗阻,亟需引入司法力量予以调整。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法院在执行某银行与某科技有限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中,拟拍卖某科技有限公司名下坐落于天津开发区高教科创园内、占地面积达12000平方米的九套不动产,但因某科技有限公司所属的某大型企业正在进行破产重整,其所涉执行案件统一由某中级人民法院集中管辖。考虑到破产案件办理周期长,不仅债权人无法及时收回贷款,该科技公司名下的九套房产也会陷入闲置。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法院主动前往该中级人民法院商请协调依法取得该案件处置权后,立即对九套不动产进行实地勘验,制定处置方案,开展拍卖工作,最终上述不动产以近五千万的价格拍卖成交。在及时兑现债权人胜诉权益的同时,积极助力闲置资产盘活,有力推动天津开发区高教科创园的高品质建设。
天津法院全面落实交叉执行工作模式,强化集约思维、协同意识,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打破执行僵局,为部分疑难复杂案件“久执不结”寻求治本之策。天津法院将以交叉执行为有力抓手,完善长期未结执行案件清理机制,优化执行权制约监督机制,以交叉强监督、提质效,高效兑现案件当事人胜诉权益,力争实现“双赢多赢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