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徐潇潇记者许莉芸)1月17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获悉,2024年,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外汇局深圳市分局持续推动跨境金融改革创新,深圳市全年跨境收支规模位居全国第三,其中深圳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5.64万亿元,同比增长34.1%,人民币保持为深港间第一大跨境结算货币。
“跨境理财通”2.0落地以来,深圳银行业办理资金跨境收付合计386亿元,较1.0时代增长超6倍,占大湾区的45.7%。同时,持续便利外资企业使用资本金,落地资本项目数字化试点和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免予登记试点,外汇资本金从入账到支付时长由原来5-7天缩短至1天。
为了推动金融开放迈向更高水平,依托“前海+河套”双平台为跨境金融提供便利。首先,打通境内外融资便利化新渠道,更好支持资金跨境高效运用。构建“本外币合一、高低版搭配”的跨境资金池政策体系,为近1700家境内外成员企业增收减费超1亿元。落地企业外债登记下放银行试点,畅通引入外资“便利化”新通道,自2024年2月落地以来,深圳企业外债新增登记金额和实际流入资金同比分别增长2.1倍、2.9倍。
同时,首创河套“科汇通”试点,打通科研资金入境“绿色通道”,5家科研机构按此模式向境外汇入科研资金。试点获国家外汇管理局肯定,在北京、上海等16个地区推广。“跨境征信通”破解跨境征信不互通难题,助力在深港企业获得融资17.75亿元。
其次,升级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新模式,更好服务企业“走出去”。打造了“河套金融服务日”特色金融服务平台,集政策发布、政策宣讲、产品推介、案例分享、政银企对接为一体,成功举办6期专项金融服务对接活动,惠及100余家机构。组织开展跨境金融银企对接服务活动,了解企业诉求,帮助出海企业及时获得针对性的配套综合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