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记者齐萌深圳报道
日前,国内信创龙头ST英飞拓(002528.SZ)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2024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9亿元至10.5亿元,上年同期为13.97亿元;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3亿元至3.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7.71亿元;扣非净利润预计亏损3.2亿元至3.7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7.16亿元。
对此,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虽然与上年同期相比,公司亏损额度有所收窄,但亏损状态持续,公司在盈利方面仍面临较大挑战,公司在业务转型和盈利能力提升方面仍需进一步努力。
从过往年报来看,公司已经连亏近四年,同时,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84.86%。对此,有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如今ST英飞拓持续亏损,债台高筑,或陷入现金流危机,公司或许面临着较大的财务和经营挑战。
就年报相关问题,本报记者致函英飞拓,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子公司业务收缩
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ST英飞拓方面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入推进资源整合与业务结构优化,聚焦核心主业发展质量,提升盈利能力。鉴于近年来子公司新普互联的互联网营销业务规模和毛利率持续下降,对公司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一定影响,公司对其采取了收缩经营策略,对公司营业收入规模有较大影响。”
而这一策略要追溯到2024年6月29日,ST英飞拓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新普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经营优化及业务收缩的公告》。
据悉,新普互联成立于2008年,注册资本1000万元,是国内较早专注于互联网领域的专业营销公司,业务范围包括营销策划、媒介采买、数据运营、创意制作,主要是为各大品牌客户提供互联网品牌营销与效果营销服务,帮助客户洞察市场趋势变化、精准触达潜在目标受众、解决商业问题、实现长效增长。自2016年起,成为ST英飞拓的全资子公司。
ST英飞拓方面指出,近年来,受教育“双减”政策、游戏行业严格监管、地产行业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新普互联收入不断下滑;新普互联所处的互联网营销行业,媒体端头部效应明显,广告市场集中度高且持续提升,竞争日益激烈,广告媒介代理业务的利润空间微薄且呈持续压缩趋势。新普互联2023年度毛利率仅4%左右,持续亏损;2018年—2023年期间,新普互联多次探索开展视频直播、AI智能小视频、代运营等新业务,截至目前尚未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
对此,ST英飞拓曾两度出售新普互联,但其分别以流拍及终止出售而告终。此次公司董事会同意对新普互联进行经营优化及业务收缩,同意授权公司管理层确定本次新普互联经营优化及业务收缩、收缩过程中涉及的人员安置等具体方案,办理相关事宜。
ST英飞拓指出,本次对新普互联进行经营优化及业务收缩,会导致公司营业收入下降并产生相应的一次性优化及收缩成本,预计对公司2024年度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构成一定影响。
不过,其也表示:“本次对新普互联进行经营优化及业务收缩事项符合公司的实际发展情况,公司将聚焦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慧楼宇+、智慧园区等产品和解决方案业务,有利于公司集中资源发展核心业务,有助于公司增强持续经营能力和健康发展,符合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
对此,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两化融合委员会副会长吴高斌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采取收缩经营策略,说明管理层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他建议,公司深入分析新普互联亏损的原因,优化业务模式,提高毛利率,并加强内部管理,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同时积极探索与其他业务板块的协同效应,实现资源共享,此外,积极寻求外部合作,拓展业务领域,提高市场竞争力。
公司连续多年亏损
业绩预告显示,公司毛利率预计同比有较大提升。“这主要是借助总部技术、供应链、电商渠道等优势,赋能海外子公司提高核心竞争力,海外子公司经营效益大幅改善。”ST英飞拓方面表示。
同时,公司净利润预计同比大幅减亏。“主要是公司总部同步积极采取了严控业务项目质量、加强内控风险管理、压缩三费支出、控制融资规模、加大应收账款催收力度等一系列降本减费、提质增效工作举措,取得一定成效。”ST英飞拓方面表示。
不过,目前公司仍未摆脱亏损状态。从过往年报来看,公司已经连亏近四年。2021年—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28亿元、-10.03亿元及-7.71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5.95亿元、-10亿元及-7.1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公司资产负债率逐年攀升,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84.86%。
尽管公司负债水平已如此之高,但公司似乎并未停下借款的脚步。2024年12月30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和第六届监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2025年度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综合授信额度的议案》,为满足公司及子公司日常经营活动的需要,公司及子公司2025年度拟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不超过人民币15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综合授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流动资金贷款、项目贷款、银行承兑汇票及贴现等综合授信业务。在股东大会上,该议案表决结果为,“同意”占比为99.48%。
另外,公司及子公司曾从持股5%以上股东JHLINFINITELLC(下称“JHL”)及刘肇怀先生处借入资金,借款金额为美金601.69万美元,到账日为2024年1月29日,到期日为2025年1月28日。鉴于借款即将到期,为满足公司及子公司日常经营需要,公司及子公司拟向JHL及刘肇怀先生申请将上述借款进行展期,展期至2026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