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场2024年回顾:
1.全年表现:2024年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恒生中国央企指数分别上涨17.7%、18.7%、24.4%,均处于全球主要指数前列。
2.基本面:业绩出清的过程可能已至尾声,但暂时也看不到更大的向上弹性。基于盈利预测回升的上涨需要更多信息支持。
3.资金面:(1)南向全年行业配置节奏是:一季度低位增持了互联网/消费医药;二季度-三季度对高分红先增后减;四季度继续买入银行并增配了地产链。(2)QDII:2024年主要投向港股的产品成立速度放缓。(3)外资:2024年外资的流出意愿较2023年明显缓和。
大势研判:如何看待年关下跌与2025年节奏:
1.12月以来的调整:政策预期交易兑现+特朗普交易下的汇率冲击。人民币贬值还导致以港币计价的盈利预测表观数值回落。
2.短期市场:我们认为25年1-2月的港股较难突破震荡区间。原因在于,在整体政策定调不弱的情况下,市场对政策的细节和落地要求会更高,这需要等到3月之后加以验证。与此同时,相比于A股,港股没有1月的财报有条件强制披露,“困境反转”逻辑也相对更弱。
3.后市展望-外部因素影响更加不确定。年末市场全面上调了美国经济预期,但特朗普上台后,这一因素对中国市场的影响变得更为模糊。
4.后市展望-自身基本面位置较2023年末更为安全。如果以一线城市的楼市景气为锚,2021年中-2023年中属于“慢刀割肉”的抵抗行情,而过去15个月左右一线城市房价也开始加速出清,成交量则在政策刺激后出现回升。成交量则在政策刺激后出现回升。
5.“以价换量”式企稳,能否抵抗“远期的焦虑”?日本经验:从日本地产量价指标来看,房地产压力相对较小的阶段主要有:1993Q1-1995Q3,1998Q1-Q3,2004Q2-2007Q4。而日本股市在1990-2012年期间,所有半年以上的反弹行情都来自“地产下行压力缓和”阶段。
如何看待港股红利?
1.绝对收益视角:“避险所以买高股息”的逻辑不成立。投资红利资产要警惕“挣了股息、损失本金”。长期来看,港股红利板块也面临内部缩圈和筛选。
2.相对收益视角,“避险所以买高股息”可能部分成立。高股息指数跑赢的情形主要有两种:一是“经济过热或者滞胀+利率上行”;二是“经济衰退+利率下行”。
3.估值水平:在经济实质性复苏之前,高股息资产仍有稳定性优势。从当前港股主要指数的PB-ROE横向比较来看,恒生高股息具有典型的低估值-低盈利特征,其溢价主要来自稳定性。因此在全市场ROE确认底部之前,港股红利仍是不差的选择。
4.2025年港股红利表现的三种情形:
情形一:温和复苏。避险情绪降低,但政策和流动性仍有支撑,红利资产跑输股指,但跑输幅度不大。
情形二:过热。红利资产继续占优,只不过此时市场交易的是红利标的的顺周期属性(PPI上行)。
情形三:经济数据弹性低,但产业层面出现热点。红利板块可能较大幅度跑输市场。
5.长期视角,继续关注港股互联网由周期类资产向价值类资产切换的进程。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形势恶化、美股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国际政治环境变化(中美摩擦、地缘政治等)带来额外冲击等;国内经济增长及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出口超预期受海外需求拖累、地产消费信心难恢复等);可得数据不完整带来的统计偏差等。
一、港股市场2024年回顾
(一)港股的2024:行情波澜壮阔,结束年线4连阴
2024年港股行情波澜壮阔,且结构分化较大。截止12月31日,恒生指数年内上涨17.7%,恒生科技上涨18.7%,均处于全球主要指数前列;恒生中国央企指数叠加了高分红+大安全属性,在上半年表现优异,全年上涨24.4%。
分阶段来看:
1.1月:风险充分释放,指数探底。
2024年首月港股延续2023年跌势,其中恒生科技指数在1月跌超20%。
大幅下跌的原因,一是市场期待的强政策并未兑现,1月初流动性趋紧,1月15日降息预期落空,叠加专项债发行偏慢,市场政策预期开始回落;1月中发布的2023年经济数据高于预期,但这也使得后续的政策预期空间降低。
二是A股市场以雪球产品为典型的杠杆资金连续爆仓,市场陷入下跌-爆仓-进一步砸盘的负反馈,情绪降至冰点。港股市场除本身的衍生品交易以外,也受到A股资金面带来的情绪冲击。
此外,重点产业(如医药)的政策和中美摩擦也带来了行情扰动。
2.2-4月:资金南下增持高分红。
流动性和杠杆资金暴雷踩踏之后,恒生指数于1月22日见到年内低点(A股2月5日见底),随后开启超跌后的反弹行情。以险资为代表的南向资金,在利率下行的背景下,加速涌向港股高分红资产,数据上看2月-3月中南向的成交和净买入都持续回升。
3.4月末-5月中:海外滞胀交易下大幅上涨。
4月下旬,在全球股市表现平淡的情况下,港股市场的放量上涨引起关注。结构上,指数的上涨主要来自于互联网巨头,顺周期板块中的金融、地产龙头也有不错表现。
这一轮港股上涨的原因,普遍的理解是美国一季度数据引发的滞胀担忧,驱使国际资金从前期涨幅较大、估值较高的美股、日股市场流向低估值的港股。事实上的确,过去三年已经不止一次在美国滞胀担忧升温的区间,港股反而贡献了很好的超额——比如2021年底-2022年初、2022年二季度、2022年末-2023年初——数据上表现为,美国GDP及部分分项明显回落(2022年GDP环比折年率一度转负)、核心CPI同比回升或超出预期水平。在海外宏观预期恶化的时候,全球权益配置资金可能确实有一些国别间腾挪的行为。
另一方面,对5月中间经济的复苏以及地产政策的预期也是本轮上涨的驱动。
4.5月中-7月:复苏不及预期,A/H同步调整。
A/H市场5月冲高之后的一个半月遭遇较大跌幅。基本面角度,此前的快速上涨除了资金面因素以外,也是基于5月经济向好和政策释放的抢跑。回头看,5月的确有楼市政策密集出台,“517”新政包括按15%执行首套房首付比例、取消房贷利率下限、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等措施,力度不可谓不大。但经济基本面兑现的情况不佳,5月社融为2005年以来首次负增(但相当一部分原因在于规范资金空转和手工补息的影响);M1转负、M2下滑明显、M2-M1剪刀差则继续扩大,反映地方债务到期压力、私人部门融资及再生产意愿弱;通胀再度转弱;地方债发行不及预期,投资数据持续低迷,开工端高频指标不振。
6月之后,增量政策有限且对后续预期不足、加上前期资金的兑现,进一步对国内市场形成压力。
5.8月-10月初:政策预期支撑,行情波澜壮阔。
8月港股市场开始相对抗跌,当月恒生指数上涨3.7%,重回18000点附近。南向资金重新涌入港股市场,且仍以高分红的能源、电力板块为准。9月之后,政策预期不断发酵,月底更是在稳增长政策大礼包的加持下暴力反弹,恒生指数曾在一日之内大涨6%。这一阶段南向资金增持方向开始偏向顺周期。
AH在9月底-10月初的行情,放眼海内外市场都属罕见。我们统计了中国、美国、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法国、英国、德国、韩国、印度共10个股票市场1990年以来的行情,单周出现20%+涨幅案例也只有11次。且这11次非常集中于几次全球性危机阶段,包括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韩国)、2000年科网泡沫破裂(韩国)、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日本、中国香港、韩国、印度)、2020年疫情冲击(美国);非全球性危机的情况下出现单周大涨20%+的案例只有2015年的A股。
6.10月初-12月:回调盘整。
10月前4个交易日延续了暴涨趋势,恒指一度冲破23000点,但10月8日内地股市和港股通开市后,港股市场迎来暴跌,当日恒指跌超9%。随后恒指持续下行至20000点左右,并在20000点上方开启横盘震荡行情。11月6日美国大选结果公布后,港股加速下跌。12月政治局会议后,AH资产一度企稳,但年末预期再度转弱,目前尚未走出震荡区间。
(二)港股基本面:盈利底确认中,但亏损占比仍高
由于港股不强制披露一季报和三季报,整体法统计的财报情况截止于2024年中报。数据上看,2021年之后的港股财报受地产链拖累极大(全部港股和仅香港上市两个口径下,巅峰阶段地产建筑业利润贡献分别高达21.6%、36.1%,但2021年之后转为负贡献),在此情况下金融和能源业的利润占比显著提升。
好的迹象在于,基本面出清的过程可能已到尾声。整体港股业绩下滑最快的阶段是21年-23年中,最近两期半年报的同比读数不再走低。2024H1三个口径整体法净利润同比分别为5.4%、1.8%、18.0%。
隐忧则在于,暂时也看不到需求侧有巨大弹性的触发条件。本轮基本面磨底的过程或比以往更难熬,基于盈利预测回升的上涨难以持续。结构上,港股中小票的处境更差。截止24H1报表,全部港股有43.5%的标的亏损,港股通成分中也有22.5%的标的亏损,这一数字较2023年年报有小幅下降,但仍在历史高位。
行业层面,按照恒生一级大类行业来看,工业(其中包括汽车等),以及资讯科技业营收的恢复比较明确,金融、能源业环比改善。净利润上,得益于去年同期的低基数,资讯科技业上半年的利润较去年同期接近翻倍;上中游周期在去年的低增长下,环比改善明显。
(三)港股资金面(1):交易情绪回暖,南向资金定价力增强
港股市场的成交情况在过去一年里得到不小的改善,南向资金是其中最主要的增量资金来源。2024年南向资金连续12个月保持净流入,仅在三季度流入速度放缓,时间上也对应港股高股息资产的缩圈调整。滚动12月数据,当前南向资金按双边、单边计算,成交比重分别达到34.1%和18.3%。年末市场虽然陷入调整,但市场换手率维持在过去10年的最高水平;AH整体溢价率较年初有小幅回落。
由于本轮南向资金持股偏好较为明确,在全年多数时候市场表现出很强的结构性。但持股偏好也并非一成不变,按月度行业超低配情况来看,南向资金全年的节奏大约是:一季度低位增持了互联网/消费医药;二季度-三季度对高分红先增后减;四季度继续买入银行并增配了地产链。
(四)港股资金面(2):QDII资金增量放缓
虽然体量相对于南向资金不大,但QDII仍是内地投资者配置香港市场的重要渠道。截止2024年末,QDII资金主要有以下信息:
1.投资区域:目前仍有近40%资金配置于港股。我们统计的样本中,现有的287只QDII产品(含联接类)中,有135只基金进行了港股配置,整体法计算港股投资比重近两年有所下降,但仍高达39%。其中89只港股(含联接类)投资比重占50%以上。
2.存量规模:截止2024年底,QDII产品港股配置市值合计2247.8亿人民币;同期南向资金持股规模则达35846.5亿港币(约33677.8亿人民币)。
3.产品类型:存量产品以ETF为主。截止2024年末,剔除联接类产品后,50%以上配置于港股的基金有76只,其中47只是指数型产品;另有21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但目前整体规模不大。
4.新发情况:2024年新增QDII中,50%以上投资于港股的产品仅5只,明显低于2021-2023年。
5.配置偏好:以存量QDII来看,恒生互联网、国企、生物医药是主要配置方向。新发产品规模降低也意味着过去一年这些板块来自QDII的增量资金较为有限。
(五)港股资金面(3):海外资金年初增持,此后流入曲线相对平坦
与2023年不同,海外资金(ETF+主动)在2024年并没有大幅度的净流出。以滚动12周净流入数据来看,ETF主要流入区间为一季度、四季度;主动资金也在二季度转向流入。
(注:下图为滚动12周资金流量的累计数据,负值不一定代表当周资金净流出。如果柱状处于负区间但负值收窄,则表示过去12周资金累计仍为净流出,但单周可能流出放缓或转流入;反之,如果柱状处于正区间但正值收窄,则表示过去12周资金累计仍为净流入,但单周可能流入放缓或转流出)。
全年来看,外资整体的负面影响较2023年显著缓和。与此同时,内外资的分歧似乎也有所弥合。过去一年多数区间外资和南向资金是同向的,主要的背离发生在首尾:
1月外资流入,南向流出,对应市场探底阶段。
12月外资流出(主动型资金快速逃离),南向加速流入,对应市场调整,高股息占优。
(六)港股资金面(4):一级/上市后融资活跃度低位徘徊
相对于二级市场而言,2024年香港市场融资端的修复较不显著:
一级市场:2024年,港股市场累计发行70家上市公司,其中主板67家;累计IPO金额880.04亿港元,其中主板877.69亿港元。这一水平较2023年有一定回升,但仍处于历史偏低位置,2010年和2020年的高点能够达到4000亿港元以上。
上市后融资:2024年,港股市场上市后融资规模合计为875.13亿港元,募资家数为404家。分板块来看,主板合计859.24亿港元、创业板15.89亿港元;分融资类型看,配售金额545.99港元、代价发行194.20亿港元、供股133.27亿港元、公开发售1.66亿港元。
二、大势研判:如何看待年关下跌与2025年节奏
(一)12月以来的调整:政策预期交易兑现+特朗普交易下的汇率冲击
从政策、财报、开工、流动性的日历规律出发,每年四季度→一季度的交易逻辑大致为:9-10月交易三季报高增长+秋季开工成色;11月之后开工转淡+财报空窗,交易12月政策预期及由此带来的估值切换行情;12月政策定调,围绕预期与现实、对政策定调的理解分歧博弈;年末年初政策无增量信息、基本面相对模糊,则受流动性和事件影响更大,对负面信息也更为敏感。
24年12月中央经济会议之后A股港股同步调整,一定程度上或表明,市场对政策的诉求不再停留于诸如“超常规”、“适度宽松”的措辞转变,市场需要更为确定的时间、规模、投向。在政策前景尚不明朗的节前,交易逻辑由政策博弈切换至避险情绪。
由于蛇年春节较早,从财报披露节奏推测,2025年1月A股业绩“暴雷”的风险可能前置。这也是往年1月A股中小创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过25年开年大票同样表现不佳,我们认为外部因素在其中更占主导:
美联储降息预期回落+贸易摩擦担忧,加速了年末年初人民币的贬值。一方面,全球静待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后选举承诺的兑现,对中贸易制裁手段是激进式还是渐进式存在不确定性。最终呈现的是,美元抢跑冲高,人民币抢跑贬值。另一方面,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之后,2025年降息预期回落。截止1月2日,全年降息一次和两次预期基本持平。从彭博一致预测来看,过去2个月人民币贬值预期强烈,且远期下调幅度>近期下调幅度,市场则非常有效地反映了这一信息。
相较于A股,人民币汇率贬值对港股的额外冲击在于,以港币计价的盈利预测的表观数值回落。从结构上看,港股的结构更不均衡,顺周期性更强。由于中资企业多以人民币发布财报,因此在汇率快贬的情况下,即使实际盈利预测并未实际下调,但如果以港币计价,数值上仍会产生负面影响(图19-图20反映了年末港股指数以人民币计价和以港币计价的盈利预测背离)。此外,从港股走势与盈利预测的拟合度来看,9月末-10月初的上涨并无充分的基本面支撑,指数也存在客观调整需求。
(二)短期市场:1-2月可能较难出方向
当前两地上市标的数量占港股总数5.7%,但市值占港股总市值超50%。因此大方向上,港股分子端跟随内地基本面,分母端跟随美债利率,过去一年的上涨是对此前3年戴维斯双杀的扭转,但进一步向上突破还需要更多信息支持。当前恒生指数股债差回到过去3年均值位置,可以理解为,当前对宏观前景的定价是一个相对中性的水平。
回顾过去两年,可能大多数投资者会以“艰难”形容,虽然去年全年指数涨幅并不低。我们也看到,即便是对于长周期的担忧挥之不去,投资者也并非一直在悲观,情绪仍然有波动、会亢奋。但最终几次上涨持续性都不强,不管是因为政策增量不及预期,还是诸如监管表态降温等等,多少有点“续不上劲”的无奈。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当情绪再度回落,再要重新调动就必然需要更大的激励。
我们认为25年1-2月的港股较难突破震荡区间。原因在于,在整体政策定调不弱的情况下,市场对政策的细节和落地要求会更高,这需要等到3月之后加以验证。与此同时,相比于A股,港股没有1月的财报有条件强制披露,“困境反转”逻辑也相对更弱。
(三)后市展望:打破桎梏需要哪些增量信息?
整体结论:我们认为相比于2024年,2025年外部因素的影响从利好转为中性/不确定;但自身基本面位置的安全边际在增厚。
1.外需:美国经济表现的影响难以确定
2024年年末美国市场的主要变化是:经济预期上调、通胀预期上调、降息预期下调、美元和美债利率上行。但特朗普上台之后,美国经济表现对中国市场的影响变得更为模糊。如果美国经济预期改善,从正面理解,意味着经济和金融全球系统性风险降低,对分子端贡献偏正向;从负面理解,意味着美对中的贸易施压更有“底气”;同时美联储降息预期进一步下降,不排除出现2025年不降息甚至加息的情况,反之亦然。
2.内需:基本面位置较2023年末更为安全
如果以一线城市的楼市景气为锚,2021年中-2023年中更像是“慢刀割肉”的抵抗行情,一线城市房价相对坚挺,也使得政策不得不多一份谨慎。而过去15个月左右一线楼市也开始加速出清,从斜率来看甚至不逊于90年代初的东京——从节奏上来说,快速出清1年半之后,叠加政策态度实质扭转,可能会出现一个跌速放缓的阶段(类似东京楼市顶点+30m出现的平台期)。
量的视角,9月政策大礼包之后,30大中城市楼市成交回暖,一线城市回到2018年水平,高于2022-2023年同期。
3.分歧在于:“以价换量”式企稳,能否抵抗“远期的焦虑”
此处我们以日本市场作为案例,不代表经验上的简单照搬。只不过在某些类似的环境中,市场共识的形成、情绪的切换可能有一定共通之处。
如我们所熟知的,1990年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房屋价格指数从1990Q1最高点至2009Q2最低点,累计下跌了45%。这20来年的时间里,“价格”几乎全程无明显反弹,只在某些阶段降幅放缓(同比数值回升);而“量”上则出现了数次回春。
从日本地产量价指标来看,其房地产压力相对较小的阶段主要有:1993Q1-1995Q3,1998Q1-Q3,2004Q2-2007Q4。而日本股市在1990-2012年期间,所有半年以上的反弹行情都来自“地产下行压力缓和”阶段。
因此对于“以价换量”式企稳能否抵抗“远期的焦虑”这一问题,我的理解可能偏正面。当然这需要建立在一段较为持续的数据改善的基础上。
不过日本的经验来看,“以价换量”式企稳更多带来的是半年左右的弱反弹(半年左右),出现大级别行情需要其他因素加持,比如1998-2000年科网泡沫,2003-2006年外需爆发。
4.估值的安全边际:全球比较来看港股依然具备估值优势
从当前估值横向比较来看,港股主要指数估值仍不贵,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市盈率分别处于过去10年17.4%(10.0倍)、10.4%分位(22.2倍)。
行业层面,截止2024年末,同时满足市净率分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