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1日-13日,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空天科技学院、深圳市天文台和深圳市天文学会组织的“空间与太阳物理技术研讨会”在深圳大鹏南澳召开。
记者了解到,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山东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深圳市天文台等单位20余名太阳物理学家,围绕太阳和空间物理科学前沿,做了“时序与频谱分析技术在太阳与恒星物理中的应用”“太阳极紫外数据处理技术”“深圳市天文台太阳望远镜观测”等报告,分享和交流了研究方法和技术,总结当前主流的研究手段及其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推动领域内的交叉合作,促进太阳与空间物理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与会学者就深圳太阳观测的技术、数据和运营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通过创新手段,显著增强太阳观测数据的可利用性,建立科学数据集,挖掘其蕴含的科学价值,同步提升望远镜的整体运行效能。此外,大家围绕科研如何有效支撑科普教育、促进天文产业健康发展等议题展开了交流与讨论,达成了多项合作共识,推动深圳太阳物理及相关领域的长效发展,促进了天文科普教育的普及和天文产业的繁荣。
深圳市天文台自2010年建成投入业务科研运行,重点在地基观测方面开展太阳爆发活动研究,目前,有5套(1套三通道全日面太阳望远镜、3套太阳局部望远镜局部色球、1套全日面光谱扫描望远镜等)设备开展科研业务观测,参与和支撑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预报、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大湾区分中心,同时,联合哈工大(深圳)、中国科学院等院所高校开展太阳活动观测研究。
以深圳市天文台为核心的西涌国际暗夜社区自2023年4月成功创建以来,优良的天文探测环境和丰富的天文文化元素及氛围得到行业和社会的高度认可和关注。不到两年的时间,大鹏南澳西涌已先后组织承办了全国首届天文探测环境保护与发展学术会议、粤港澳大湾区天文科技节、光污染防治研讨、空间与太阳物理技术研讨会一系列高端活动及会议,吸引了包括院士、杰出青年科学家在内的众多天文领域顶尖学者的广泛参与,赢得了行业内外的高度赞誉。
接下来,深圳市天文台和西涌国际暗夜社区将继续发挥学术和文化引领,多举措提升业务科研能力和文旅服务配套,加强科研合作与交流、丰富天文科普教育提升文旅服务质量,繁荣西涌国际暗夜社区的文化内涵,促进大鹏文旅发展。
文、图丨记者李晓旭通讯员郑建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