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涂梦蝶
摄影记者刘中灿刘博
实习生刘梦宜宋梓倩
2025年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带动全面创新,实现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加注重质量效益与更好发挥先发优势的“智慧增长”,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1月17日,湖北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16名政协委员从经济、民生、生态等各个领域积极建言。其中,有三位委员围绕未来以及高科技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空天地海一体通信:打造6G应用场景
“当前,6G已成为全球产业竞争焦点和国家战略制高点。湖北科教人才优势突出、科技创新能力较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独树一帜,完全有能力、有责任发挥6G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加快培育一批6G龙头企业、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一批标志性应用场景。”湖北省政协委员、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军发言时说。
曾军介绍,湖北在推进6G技术攻关方面目前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例如6G要求通信与人工智能、卫星等技术交叉融合,但湖北暂无对接国家6G推进组的专门组织。
曾军认为,6G具备可靠低时延、泛在连接、感知智能等能力,能够加速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升级。湖北软件综合实力居中部第一,但尚未明确6G应用重点培育方向,不利于将软件实力转化为经济价值。
为此,曾军建议,承接国家IMT-2030(6G)推进组任务,成立湖北跨行业6G创新联合体。发挥光电子信息科技创新优势,打造更多6G创新链上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原创性技术“率先”成果。
在谋划标志性6G应用场景方面,曾军建议,以光电子信息赋能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北斗等优势产业,推动6G领先企业与汽车、制造、北斗企业交流,打造车联网、人形机器人、空天地海一体通信等6G应用场景,推动“5G+工业互联网”向“6G+新型工业化”全面升级。
在交通、工业领域推广示范氢能应用
新能源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省政协常务委员、湖北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张晓星在发言中介绍,目前,湖北风电、光伏装机容量已超过火电、水电,新能源已成为湖北第一大电源,锂电池产业规模跻身全国第一方阵。但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产业集群打造存在短板弱项、面临风险挑战,能源数字化带来的安全性可靠性问题日益突出等。
对此,张晓星建议,加快完善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促进分布式智能电网建设,释放风电、光伏产业剩余市场空间。加快氢能产业布局,重点研发制氢、储氢及应用关键技术,在交通、工业等领域形成氢能应用推广示范。
在技术创新、持续推动未来能源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方面,张晓星建议,推动能源消费环节节能提效与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建设统筹规划。推进综合能源服务与新型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能楼宇等用能场景深度耦合,实现未来能源产业全链路的互联化、数字化、智能化协同。
张晓星还认为,应支持高校院所建设原创性、颠覆性技术早期试验场景,引领未来能源技术迭代突破。挖掘和培育全省未来能源产业前沿创新项目、硬科技初创企业,引导企业合理布局未来能源产业“风口”。
布局“北斗+卫星遥感”,提升灾害监测与预警能力
“‘北斗+卫星遥感’的融合,不仅将提升我国在精密定位、资源管理和环境监控等领域的综合能力,也为推动数字经济、智慧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湖北省政协常委、武汉大学副校长龚威介绍,湖北省北斗专精特新产业优势突出,通过北斗赋能商业遥感卫星和商业通信卫星,可以提升水利、交通和电力等相关领域的灾害监测和实时预警能力,实现更高效的资源管理和环境监测。
因此,他建议,优先选取湖北省在建的抽水蓄能电站、高铁线路和高速公路线路、超高压输电线路及大型变电站等基础设施,开展北斗与商业SAR卫星遥感融合的基础设施安全监测的应用示范,实现“北斗+卫星遥感”产业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和示范效应,通过在建项目创新应用“北斗+卫星遥感”技术,以高科技手段促进湖北省“北斗+卫星遥感”产业跨越式发展。
另外,建议推广“北斗边缘计算+商业通信卫星”应用示范。在水利、交通、电力和气象领域,推广卫星物联网与北斗边缘计算终端的结合应用,以加强监测、降低运维成本并提高安全性,特别是在小水库变形、边坡智能化、边远山区高压输电线路及极端气象状况的监测中,作为地面4G/5G通信的重要补充,高效推动“北斗+卫星通信”的产业化和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