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让压岁钱变成“压力钱”

南方都市报 2025-01-17 23:48:37

近日,广西百色市发出倡议,建议在春节期间发放不超过20元的小额压岁钱,以遏制压岁钱攀比之风。倡议引发不少网友热议。有人认为此举可以减轻经济负担,回归压岁钱祝福的本意;也有人表示,压岁钱是人情往来,金额大小代表着心意,不应过多限制。社交平台上,各地网友纷纷晒出自己过年的红包金额。来自浙江、福建等地的网友表示,每年春节都要为红包“大出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东地区发红包,“起步价”仅为5元、10元,包50元就可以算是“巨款”,广东网友自嘲,目的是避免“内卷”。

压岁钱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长辈对晚辈的祝福和关爱。传统农业社会,压岁钱数额普遍不大,更重视其象征意义。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压岁钱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人情负担,甚至攀比的工具。小时候,压岁钱是财富;长大后,压岁钱是债务。在一些地区,压岁钱金额不断攀升,甚至出现亲戚间的“军备竞赛”,不仅给许多家庭带来经济负担,也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这一传统习俗的本意,让孩子们从小形成攀比心理。

实际上,发红包、压岁钱并不是中国独有的传统。在韩国有“岁拜钱”,日本有“御年玉”,金额普遍适中,给晚辈购买学习用品或储蓄,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注重的是仪式感和教育意义。而在欧美国家,圣诞节和复活节等节日礼物虽然也涉及金钱馈赠,但往往以实物礼品为主,或将金钱与储蓄教育相结合。

即使在国内,红包习俗的地域差异也颇大。南方一些地区,红包金额通常较小,更注重心意和祝福;而在北方一些地区,红包金额则相对较高,甚至成为了一种人情债。这种差异的背后,既有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也与地域文化和风俗习惯有关。在一些传统观念较重的地区,压岁钱金额往往与“面子文化”和社会地位挂钩。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压岁钱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老一辈人更加看重压岁钱的传统意义,认为是长辈对晚辈的祝福和关爱;而年青一代则更加理性,认为压岁钱不应成为负担,更应该注重精神层面的交流。比如前两年一群90后父母在微博发起“#压岁钱革新”话题,提倡用“新年愿望盒”替代传统压岁钱,让孩子写下新年愿望,长辈帮助实现,用这样的方式来增进亲子感情。

百色的倡议揭开了压岁钱越来越成为一种负担的现实。在推进移风易俗的过程中,既要尊重传统,又要与时俱进,既要保持压岁钱蕴含的美好祝愿,又要避免其成为攀比竞争的工具。期待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压岁钱文化重回其传递祝福、维系亲情的本源,让压岁钱回归其祝福的本质,让春节更加温馨祥和。□吕德为

0 阅读:1
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