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航空母舰的起飞降落跑道为何有长短两条?1996年9月7日:美国杜鲁门号航空母舰完工下水。

就是起飞跑道和降落跑道的区别。
航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就是起降战机的速度。
航母需要在很短时间内起飞战机和降落战机,才能实现战术目的。
一旦海战爆发,航母发现敌人以后就要尽快起飞战机进行攻击。在一波攻击结束后,航母也要迅速降落战机进行弹药和油料的补充,准备下一波的作战。
目前现代化航母的飞机降落间隔,大概是35秒到1分钟。至于航母的弹射器,弹射间隔也不到半分钟。
这些设备都具备了,还有一个跑道的问题。

二战航母的跑道只有一条,这就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问题,航母在降落战机时非常脆弱。
因为战机既然已经陆续降落,跑道就被占用,根本无法紧急起飞战机迎战。
中途岛战役中,美军的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就是等到日本航母开始全面降落战机时发动突袭。
15分钟内,三艘日本航母被击沉,也决定日本在太平洋上霸权的结束。
抛去以上问题不谈,只有一条跑道也让航母的工作效率非常低下。
如果能够提高战机起降速度,就会大大提高航母的战斗力。
二战结束后,喷气战机时代很快到来。喷气式飞机消耗的燃料速度更快,飞机滞空时间反而短了,在航母上的起降更为频繁。
由此,航母的跑道问题就变得更加严重。

在1952年,英国海军上校卡梅尔提出了斜角甲板的概念。
从此,航母的跑道变为两条,一条是直通飞行跑道,一条是斜角飞行跑道。
大体上,直通跑道用于航母起飞战机,斜角跑道用于降落战机。

其中比较特殊的是斜角跑道,它同军舰会有10度左右的夹角,长度不过200多米,仅仅是陆地机场的十分之一。
现代化航母配有大量拦阻索,斜角跑道长度较短,也是可以接受的。
航母采用这种双跑道设计以后,就大大提高了起降效率。
这对于航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性能,可以短时间内派出大量战机迎战。

除此以外,如果有必要,这两条跑道可以互不干扰的进行各自的作业,同时起降战机,大大提高了效率。

这种布局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美国“尼米兹级”航母第一个攻击波次弹射40架F18战机,只需要20到30分钟的时间!
中国的辽宁号航母,也是采用类似的设计,只是性能上要差了一截。

最后,简单的说说辽宁号起降战机的流程。
最早开始准备工作,通过升降机将战机移动到甲板上,在军舰左侧准备好14架战斗机,其余战机还在准备。
接着先起飞预警直升机和搜救直升机,完成初期准备工作。

接着,第一波战斗机开始起飞,分别在105米和195米点起飞,在10分钟内可以起飞8架。
辽宁号航母有三个起飞点,105米长的1、2号起飞点和195米长的3号起飞点。在甲板0风速的情况下,在110米长的1、2号起飞点的战斗机,正常起飞重量为27吨!在甲板0风速的情况下,战斗机在起飞重量可以达到35吨!
其中包括6架轻载制空战斗机和2架重载攻击战斗机,其实就是配备武器不同的歼15。

第二波起飞10架战斗机,同样在10分钟左右完成。
这波战机起飞完毕以后,如果还有任务需要,需要起飞第三波6架到12架战斗机,完成全部起飞工作。
正常来说,这30架舰载机组成的机群可以完成一次攻击和防御任务,所有飞机在1小时内全部起飞完毕。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为辰护航1992
脑洞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