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大代表余清臣:要关注教育改革中的学生教师身心健康问题

新京报 2025-01-18 05:10:04

新京报讯(记者刘洋)“师生身心健康的长期可靠基础是良好的教育生态,要让教育生态在连续的教育改革中处于良好状态。”1月16日,在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北京市人大代表、九三学社北京市委教育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余清臣重点关注学生、教师身心健康问题,他提出《关于建立全市中小学教育改革项目教育生态影响评价制度》的建议。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要强化学生、教师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建设,在“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亦将中小学师生身心健康作为讨论重点。

余清臣表示,当前,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尽快实现新时代教育强国战略所要求的各项发展目标,都需要在全市中小学连续开展系列教育改革项目。“双减”“教师减负”“劳动教育”“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合评价改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中考”“新高考”等改革行动都先后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开展。

“整体来看,已开展实施的全市中小学教育改革项目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余清臣进一步介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要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但仍存在的身心健康问题实际上反映出一些中小学教育改革项目实施方案还需要更深入关注构建良好教育生态,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对中小学教育改革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应加强从制度建设方面进行应对和改进。

余清臣建议,首先,要对全市中小学教育改革项目建立教育生态影响评价制度。他建议市教育部门进行顶层设计,制定《北京市中小学教育改革项目教育生态影响评价办法》,明确提出在全市中小学校普遍实施的教育改革项目实施方案都要对方案进行教育生态影响评价,只有评价通过的中小学教育改革项目才能在全市普遍实施。

其次,余清臣认为,全市中小学教育改革项目的教育生态影响评价要在核心上包括对学生身心健康、教师身心健康以及师生关系影响的评价,要详细列出可能的风险项目。相关的全市中小学教育改革项目方案需要对评价给出的风险项目进行回应和调整,建立必要的预案措施,以此作为教育改革内容在全市颁布实施的前提条件。

第三,建议建立全市中小学教育改革项目教育生态重大负面影响的责任制度。在负面影响明确出现的情况下,全市需要对相关中小学教育改革项目教育生态的现实影响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教育领域内外相应主体的责任认定。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