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产业化的一把火“社火第一村”焕新记

上海证券报 2025-01-18 09:17:26

“控制好航线,现在油门有点大,飞往高处时要松开油门……你只要会开车,就能驾驭这条‘飞龙’。”近日,在“社火第一村”河南许昌建安区灵井镇霍庄村,“95后”村民霍浩然介绍如何让“飞龙”翱翔。

不远处的“飞天社火”工作室里,多名员工正紧张有序地在飞天凤凰“龙骨”上安装“核心部件”。“我们这个‘核心部件’是自主设计的,通过借鉴并改造航模上的发动机,让社火飞上天。”“飞天社火”工作室研发人员郭迎军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

在工作室二楼,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正利用试飞软件在电脑上练习社火起飞。“购买飞天社火的客户,要先在我们自主开发的软件上练习飞行技术,待操作熟练后才能带回去。”霍浩然说。

“我已经来这里培训2天了,但每次飞社火时仍紧张不已。”来自山西晋中的买家王强表示,他希望通过学会飞行社火,在山西某景区内表演,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霍浩然说,社火道具要传承发展,需借助多元营销手段及吸引更多年轻人才加入。“工作室当前利用160多个抖音账号,密集发布相关视频,通过精致画面和营销吸引全国各地游客。目前,客户主要集中在各大景区,不少景区希望通过社火吸引更多游客”。

为吸引更多人才,他们还招聘了无人机专业的高校应届生。2003年出生的张文翔去年加入了“飞天社火”工作室,“在回到家乡之前,我对社火的记忆还停留在舞龙舞狮等表演。没想到,现在社火道具还能飞上天,这份工作对我来说意义非凡。”

在霍庄村,出现越来越多热爱社火产品的创新者。

走进“00后”霍云龙的“豫鑫隆舞狮”店铺,他正坐在狮子头和布料中间,怀抱着一只巨大的狮子头涂彩。他的订单几乎都来自电商平台,主要客户是海外华人。

“手里的这批订单全部是海外华人订购的,制作好社火后直接快递发货,非常方便。现在许多海外客户希望在社火道具上增加一圈灯光,为满足客户需求,我们在社火道具上增加了智能灯光和烟花,在夜晚耍起来更耀眼。”霍云龙说。

来到霍庄中心村社火戏剧产业基地,记者看到,数台机器轰鸣,不断地在戏靴面料上刺绣出精美的花纹。近年来,社火道具科技含量不断提升,逐步形成了产业化、规模化、园区化的发展态势。

为提升生产效率,霍庄村引入戏靴制造生产线,同时采用人工流水线配合机器生产。“以往一人一天只能做3双戏鞋,如今3人一个生产小组,每天的产量高达500双。”霍庄村党支部书记霍军政介绍。

“机械化极大提升了效率,从传统的家庭小作坊逐步转为产业化、规模化生产,能够更好地造福霍庄村村民,社火文化也能更好地传承。”霍军政表示,霍庄村正在建设约100亩的社火产业园区,计划将生产和销售从家庭作坊中分离,进一步提升社火道具的产业发展水平。

截至目前,霍庄村共有社火和戏具电商大型企业3家,280余户居民从事社火和戏具产品生产与销售,产品涉及2大类300多个品种,占据了长江以北70%以上的市场份额,村民人均收入3万多元,霍庄村社火戏具产业销售额连续5年突破亿元。

傍晚,不少年轻人提着新刷漆的狮子头晾晒在自家门前,狮子头上的油漆被夕阳晒得闪亮。“这,就是文化传承。”霍军政说。

0 阅读:0
上海证券报

上海证券报

新华社主管主办,证监会法定信息披露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