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如有机会“穿越”千年时空,遇见乐清历史长河中的古代先贤,无疑是一次极为珍贵且难得的体验。
近日,“斯文在兹——先贤咏乐清诗赋主题书法作品展”在乐清博物馆开幕。
此次展出的80余幅作品,形式多样,风格各异,有苍劲有力的楷书、流畅飘逸的行书,韵味十足的草书、古朴典雅的隶书,并通过书法、篆刻、扇面等形式来呈现,参观者还可以通过扫描作品旁的二维码,观看书法家们的访谈视频,了解他们的创作心得与技法分享。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为观众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观展体验,也进一步拉近了书法家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步入展厅,一幅幅精妙绝伦的书法作品映入眼帘,令人目不暇接。每一幅都承载着先贤们的智慧与情感,每一笔都透露出书法家的匠心独运。这些作品涵盖了孟浩然、沈括、袁枚等过访乐清的海内名家之作,他们留下了对乐清山水的无限赞美与深情描绘。还有张又新、周邠等在乐清任职的宦游之人诗文,让参观者感受到了他们在乐清任职时的情怀与抱负。而展览中更为引人注目的,是那些乐清本地前贤的传世佳作,王十朋的雄浑豪放、翁卷的清新淡雅……展览现场,观众们或驻足观赏,或低声交流,或拍照留念,无不陶醉在这浓郁的文化氛围中。
据乐清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策展的最初想法就是组织乐清老中青三代书法家进行创作,展现他们各自的技法特点。然而,随着如何策展的深入探讨,发现书法创作可以与乐清更广阔的历史文化传统相连。乐清这片土地上,一千多年来涌现出众多文化名人,他们的思想、诗文对后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策展人员拓宽了思路,办展既要展示“天下名篇”,又要立足本土文化。于是,他们广泛搜集资料,不仅利用乐清市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料室的藏书,还拓展了其他渠道,尽可能地找到乐清先贤的诗文书籍。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通读,形成整体印象后,又与乐清书法家协会沟通,探讨展览的呈现方式,最终确定呈现数百篇先贤诗文,涉及唐、宋、元、明、清、现代的先贤数十人,包括外地籍贯的孟浩然、沈括、周邠、张又新、楼钥、袁枚、阮元、李銮宣等,还聚焦了与乐清紧密相关的文化元素。其中,与雁荡山相关的诗文达18首,与白石相关的有10首。42位乐清书法家,通过书写、篆刻等多样形式重新演绎这些珍贵作品。
乐清市书法家协会会长倪永认为:本次展览可谓跨过时空,传承文脉,大致有两大看点。首先,这是一场当代乐清书法家与古代先贤进行的跨时空对话。在面对这些古诗文时,他们既是读者,也是创作者,用自己的笔触去重现、诠释前人的文字,既要存“我”,又要存“古”,其中分寸,正是技法与见识的关节所在;其次,这也是一场乐清书法家们与观众之间通过作品所进行的隔空对话。
本次展览由中共乐清市委宣传部、乐清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乐清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乐清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乐清市书法家协会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