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此次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多名人大代表呼吁家校社协同起来,共促青少年心理健康。
“去年市教委将课间延长至一刻钟,让学生们可以有更多机会和时间走出教室、进行锻炼,虽然只是5分钟的变化,却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市人大代表、三里屯一中校长王利如直言,现在学生学业压力大,体育锻炼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
她建议,督促中小学校优化体育教学内容,开展特色体育项目;推进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确保每天活动时间,安排大课间、课后体育活动;积极开展足球、篮球等班级联赛活动,推进体教融合发展。同时加强学生体质监测数据应用。
心理专业咨询也要跟上。“我们设置了心理教室,学生们如遇到一些问题可以趁午休时间来咨询。”王利如同时建议,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预防、筛查、干预、治疗、管理和支撑在内的六大体系建设。
市人大代表、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赵勇提出,规模较大的学校适当增加心理教师配备数量,确保学生能够及时获得专业的心理辅导服务。
王利如和赵勇还都提出了开展心理健康测评的建议。
“建立监测平台,健全中小学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和学校全员参与机制。”王利如说。赵勇认为,学校应定期安排学生进行专业的心理健康测试,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进行动态跟踪和管理。
王利如认为,在疏导孩子心理健康上,家校社应协同联动,“家长学习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比如引导孩子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形成健康体魄和积极心理品质。我们也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学生身心健康建设。”
“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情况的报告”被列入市人大常委会今年的主要任务,让市人大代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十分欣喜。“我们非常愿意进入学校为孩子们进行免费检查、心理疏导等,但有时候流程会有些复杂。”他建议从政策层面打通医校协同联动的壁垒,通过专业力量为孩子心理护航。本报记者任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