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80后,感觉自己跟家里人就像隔了一层,和家人的感情,不像别人家那么亲近,我要是不主动给父母打电话,他们几乎也不会主动联系我。说句不好听的,如果我哪天死在外面,家里人估计得三个月后才会发现。 以前读书的时候,宿舍的同学们每周都给家里打电话,有的一聊就一个多小时,但我从没打过一次,我同学背地里都说我冷血,说我从不主动关心养育自己长大的父母。
可又有谁知道,我这个打小就缺乏家庭温暖的孩子,不是不想关心他们,而是不会,也不知道怎么关心,反正就是做不来,感觉很别扭。
有一件事,憋在心里已经多年了,我一直没敢问出口。13岁那年,我刚上初一,要到离家五公里外的镇上上学,那时候每天早上六点多,就要骑自行车出门上学,七点前赶到学校上早读。夏天还好,冬天的时候,天还没亮透,又冷又饿,每天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手脚都冻僵硬了。中午放学,又要飞奔着往家里赶,吃完饭又匆匆赶回学校。一天来回赶四趟。遇上下雨或者自行车爆胎,要么成落汤鸡,要么只能推着车子赶路!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心酸!
初三的时候,每晚要上晚自习,九点才下课。2000年的时候,农村没车没路灯,晚上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就这么吓人的夜路,初三的时候,我又默默走了一年。每晚到家都九点半了,可家里从没有人出村口接过我,有时候回到家,连灯都没亮一盏。很多时候,他们早已睡着了,从没人问我害不害怕,即使下大雨也是我自己想办法。
我真的想不通,那时候的我,不过才十几岁,每天上学赶五六趟,晚上还要走半小时夜路,他们就一点也不担心吗?真能睡得安稳吗?所以我现在都快40岁了,还是怕黑,晚上必须开着灯才敢睡觉。
都说幸福的童年能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来治愈,真的一点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