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一声令下,丞相胡惟庸人头落地,九族陪葬。这位曾位高权重的丞

史海小记实 2025-01-18 19:05:17

明朝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一声令下,丞相胡惟庸人头落地,九族陪葬。这位曾位高权重的丞相为何突然命丧?朱元璋干脆利落地钦定:此后不设丞相,谁敢提议,全家陪同受罪。至此,沿袭两千多年的宰相制度成为历史。

胡惟庸并非唯一受害者。这场政治风暴之后,牵连长达十年。洪武二十三年,77岁的功臣李善长也难逃一死。朱元璋给胡惟庸加了一顶“通倭通缅”的帽子,随之大开杀戒,三万余人命丧黄泉。

这场屠戮将文臣武将殃及无遗。曾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大将军蓝玉和他的支持者也未能幸免,一万五千余人尽数惨死。朱元璋心中的江山,需要彻底的清洗来稳固。

胡惟庸犯了什么滔天大罪,让朱元璋如此大动干戈?《明史》记载,胡惟庸在重大决策上绕过皇帝自行处理,私底下结党营私,拉拢官员,甚至私杀车夫,等等罪状相加,最终引发祸端。

但胡惟庸可能没有意识到,朱元璋治下的明王朝,是个皇权至上的家天下。丞相再大,在皇帝眼中也不过是个棋子。即便胡惟庸没有进行那些不当行为,只要他身居丞相一职,迟早会惹祸上身。这是因为朱元璋的权力欲望无法容忍任何可能的威胁,不论这些威胁是否真实存在。

清代学者赵翼坦言,朱元璋的残忍在历史上可谓首屈一指。虽然他的好杀天性令人胆寒,但其实质是出于稳固皇权的需要。朱元璋才略过人,志在“以一人御天下”,而宰相制度则被视为潜在的重大隐患。

胡惟庸的悲剧在于,他站在了历史的刀锋之上。无论他做了什么,作为丞相的他,注定成为朱元璋巩固皇权的牺牲品。哪怕他是最后一个丞相,也无法逃过被铲除的命运。

0 阅读:9
史海小记实

史海小记实

李俊豪说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