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湖北的万润平在一次B超检查中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右肾不翼而飞,让他回想起两年前的一场手术。2010年9月,万润平经历了一次严重车祸,导致多处骨折及肝脏损伤。因地方医院治疗条件有限,他被转到武汉医院,当时的检查显示他的两颗肾脏完好无损。
手术后,万润平似乎恢复得不错,直到两年后出现了尿频尿急和体力不支的症状。他赶紧去医院检查,结果发现右肾消失了。面对这样的结果,他感到无比震惊,因为他从未做过肾脏切除手术。万润平不甘心,又去其他两家大医院检查,结果依然相同。此时,他开始怀疑当初的手术是不是偷走了他的肾。
万润平于是去找当年的手术医院,希望能找出右肾失踪的真相。医生坚称手术中没有涉及到肾脏的操作,手术记录和术前CT都证明双肾完整,但万润平记得手术时曾隐约听到医生提到“报告要写得天衣无缝”之类的话。
医院泌尿科的医生解释,那时右肾因车祸可能受挤压,需特别检查。尽管医生态度坚定地表示手术没有摘除他的肾,但他的疑虑始终未消。万润平最终寻求专家帮助,法庭和专家分析了当时的CT报告和后续检查结果。医生们发现,万润平的右肾当时遭受严重挫伤,导致血液循环受阻,慢慢萎缩以至消失。
结果显示,问题不是医院非法摘取了他的右肾,而是车祸造成了其严重的损伤。不过,医院在术后未能及时告知万润平他的肾状况,缺乏足够的后续治疗。法庭认定医院在术后管理上确有过失,也没有与患者及时沟通,但并无蓄意摘除器官之举,医院因此被判赔偿。
万润平的遭遇让人深思,医院作为医疗机构,理应让患者清楚自己的病情,并且提供充分的术后管理。然而,万润平在手术后并未得到足够的关注与沟通,导致巨大的损失。尽管医院并无恶意,但他们在医疗服务上的过失让人痛心。
患者和医生间的信任应当如何建立?医院能否更细致地处理患者的病情和后续治疗?这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反映出医疗服务中沟通与信任的重要性。
大为
肾萎缩有可能,但绝对不会肾萎缩到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