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苏东坡政绩和才华兼具,天文地理、诗词歌赋、酿酒种田无一不通。不仅如此,他身处逆境仍乐观旷达,落魄被贬仍能不忘初心,为民做事……千百年来,无数人纪念苏东坡,那么东坡精神又是什么?何以让苏轼成为苏东坡?
1月18日,在四川眉山三苏祠举行的苏东坡诞辰988周年寿苏会上,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苏轼研究学会会长潘殊闲分享了自己的心中的“东坡精神”。在他看来,“东坡精神”体现在“千年英雄”的殊荣里,又藏在他题金山寺自画像的绝笔“六言诗”中:爱书善思的学习精神、义无反顾的担当精神、不落窠臼的创新精神、厚德载物的大爱精神、淡泊利禄的名节精神、随缘自适的乐观精神。
潘殊闲说,苏东坡具有一种超越凡夫俗子的伟大性。他认为,苏东坡是在众多领域有超一流贡献的“文化全能冠军”。在中国文学文化史上,苏东坡不是“单打冠军”,他的诗、文、词、书法、绘画、经学、子学、史学、美学等成就与贡献,一定是“第一流的”或“超一流的”,而且,将如此众多的“超一流”汇聚在一个人的身上,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因此,苏东坡是当之无愧的“文化全能冠军”。
其次,苏东坡是雅俗共赏、妇孺皆知的。在中国历史上,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优秀文人很多,但是,有的人“曲高和寡”,有的人又“难登大雅之堂”。要做到既雅又俗、大雅大俗、化雅为俗、化俗为雅、能俗能雅,同时又有非常高的人气,达到妇孺皆知的程度,在中国历史上苏东坡绝对称得上是“千古华夏第一文人”。
潘殊闲还表示,苏东坡是将“贬谪的人生”过成“诗意的栖居”的第一人,他不仅拥有生命的长度,更是具有生命的高度与宽度的“人生达人”。在苏东坡之前,被贬谪的文人大多是悲悲戚戚的,特别是被贬谪到岭南与海南的文人,几乎被认为是判了“死刑”。但是苏东坡却不一样,他从贬谪黄州开始,彻底地颖悟人生,文学风格与文学水平实现“蝶变”,进入真正的“自由王国”的“化境”。
潘殊闲说,除文学外,苏轼在三个贬谪的地方还开始他的学术研究,他的《东坡易传》《东坡书传》《论语说》都有开创性的贡献,也为他所倚重和骄傲。更为重要的是,苏轼在他三个贬谪的地方,还做了非常多造福当地百姓的事,赢得了当地人民的广泛尊重与爱戴。这也是他特别引以为骄傲的事。所以,他从海南回来后,专门到镇江金山寺去拜访僧人朋友,当看到人们在当年李公麟为他画的肖像前焚香祷告时,不禁老泪纵横,在画像上题写了这首绝笔的六言诗:“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过去大家都认为这是一首自嘲的诗,其实这是理解有误。因为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如今走到了人生的边上,因为一个月之后,苏东坡就溘然长逝了,所以,他回顾自己的一生,他觉得最令他自豪的是在这三个贬谪的地方为当地百姓所作的众多的善事。在苏东坡看来,当一个人有权力、有地位的时候,为百姓做再多的好事都是应该的,也是相对比较容易的;而当一个人被剥夺了权利,没有能力去调动资源的时候,还尽自己所能,为百姓谋幸福,这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这是苏东坡最了不起的地方。
最后,潘殊闲说,我们今天纪念苏东坡,最重要的就是要弘扬苏东坡的精神。在苏东坡诞辰988周年之际,我们来回顾与致敬这位伟大乡贤英雄的一生与流芳千年的永恒魅力,就是要将苏东坡的精神传承下去并不断发扬光大。倘若我们大家能与东坡先生心有戚戚焉,那东坡先生一定会在天堂为我们挥手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