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荀超摄影报道
[谈艺录·人物简介]
胡军,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影视代表作有《天龙八部》《楚汉风云》《西安事变》《赤壁》《音乐家》《猎狐》《长津湖》《望道》《长空之王》等。话剧作品有主演《等待戈多》《罗慕路斯大帝》《哈姆雷特》《鱼人》《鸟人》《阳台》《军用列车》《保尔柯察金》《原野》《人民公敌》等。目前,由胡军主演的话剧《雷雨》正在全国巡演,他在剧中饰演周朴园一角。
冬日的教堂附设医院,走进一位头发斑白的老人。他穿着考究的旧皮大衣,眼睛沉静而忧郁,望着这里的一切,并提出了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到底是谁杀死了他们?”他,就是周朴园,《雷雨》周公馆中封建、专制的大家长。在这一角色的扮演者、演员胡军眼中,“精神最贫穷,最孤独的主人”。
1月17日-19日,由曹禺编剧,李六乙导演,胡军、卢芳、李红、苗驰、李小萌、开思源等主演的话剧《雷雨》,在成都城市音乐厅连演三场。演出前夕,胡军接受记者采访,分享他对这一经典话剧以及自己饰演的角色的理解与解读。
作为中国现代话剧的里程碑之作,《雷雨》自1934年发表以来,便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成为中国话剧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次李六乙版《雷雨》,依据曹禺1936年发表的单行本排演,旨在回到曹禺,回到文学,回到戏剧本身,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剧体验。
“《雷雨》是曹禺先生20多岁时创作的,自问世以来便成了中国戏剧的经典。”胡军说,“这次我们想把比较完整的《雷雨》版本呈现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雷雨》的故事发生在1925年前后,距今整整100年。剧中,胡军饰演的“周朴园”是第一批留学德国归来、试图实业救国的人物。
相较于其他版本的《雷雨》,此次“周朴园”的形象有了新的诠释。胡军介绍:“以往大家对周朴园这个人物的印象是封建大家长、残酷的资本家,对家庭非常专横,是一个反面性、概念性的人物。这次舞台上,大家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周朴园,他是一个非常孤独的、无奈的、挣扎的、贫穷的主人。他的贫穷在哪?贫穷在他的精神的世界,贫穷在他情感的世界。”
这一次,《雷雨》不仅恢复了大多数演出版本都删去的原著剧本中的“序幕”和“尾声”,还有一些以往被删去的很重要的台词。“北京人艺老艺术家们演的《雷雨》已经是登峰造极了,到现在都是无可替代的。但每个演员都不一样,都是独立的个体,观众也是,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知。为什么舞台好玩,它不像电影电视剧展现的东西全都在这儿了,舞台不一样,舞台会给每一位观众带来不同的感受。《雷雨》不是在给观众讲故事,它已经脱离这个层面了,今天要看到的是细节,这时可能会看到平行世界,也可能看到不同时空,看到100年前跟10年后是共同存在的,这就是经典。现代观众怎么接受它,怎么看待它,怎么理解它,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采访中,胡军还特别分享了自己对“经典”的理解。“有些东西演完了、看完了、写完了、读完了,往那一搁可能就过去了。但是有些东西,哪怕几百年后拿起来再看的时候,还能让你从中得到一些东西。可能过去的故事没有现在的故事好玩、丰富,但‘人’是相通的。经典讲得最多的是什么?是‘人’。然后通过‘人’,往更大的东西去发散。这种发散可能跟宇宙有关系,跟精神、跟灵魂有关系,到现在都还在讨论,这就是经典的价值,是经典存在的必要性。”
至于观众能从经典话剧《雷雨》中获得什么,胡军谦虚表示:“我们没有那么大的能量,也不愿意去教育观众。我们展现出曹禺先生的原版经典后,观众能拿到什么就拿到什么,没有好坏高低之分。我觉得舞台上的演员跟观众应该是平等的,很多东西希望观众能够理解。”
对话:
封面新闻:这一版《雷雨》有什么特色?
胡军:你们会有一种感知,这个舞台上没有坏人,没有所谓的阶级斗争、阶级性、等级性等所有的东西。慢慢你们会看到,这一版的《雷雨》除了大家熟悉的故事,除了人物关系的感觉是一样的,每一个人物都不一样了。
封面新闻:成都给你的印象是?
胡军:印象太好了,一来到成都就有焦虑感,因为成都好吃的东西太多了,真的管不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