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国家骨科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在《创新医学》上发表了最新研究结果:在人体的骨骼和骨骼肌中,发现了微塑料。
近年来,微塑料对人体的危害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这些无孔不入的微小颗粒究竟从何而来,又会对人体造成哪些危害?
每周“吃”一张银行卡
2004年,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科研人员在《科学》杂志上,首次提出了微塑料的概念。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细如尘埃的微塑料长期广泛地存在于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中。
2020年8月,美国化学会年会上首次公布:人体的肺、肝、脾和肾脏中都存在塑料污染。
此后,国内外的研究人员陆续在血管、胎盘、睾丸等更多人体组织中发现微塑料颗粒。在骨骼和骨骼肌中发现微塑料,尚属首次。
2019年的一项研究显示,一个人平均每周大约会摄入5克塑料,相当于一张银行卡。问题是,没有人会直接吃塑料,那塑料究竟是怎样悄悄地潜入人体的呢?
途径主要有三种:食物摄入、呼吸吸入与皮肤接触。生活中常见的塑料瓶装水、塑料袋、外卖包装盒、一次性纸杯等都是微塑料的来源。空气中的微塑料颗粒也容易通过呼吸进入人体。
尽管绝大部分微塑料会随着人体的排泄物排出体外,但其中较小的一部分会沉积到肺部、胃肠等,从而进入血液循环中。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郭跃武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微塑料对人体的影响,除了微塑料颗粒会直接进入人体之外,塑化剂和酚类化合物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也不容小觑。综合来看,其毒性具有延迟性、迁移性、蓄积性、持久性等特点。
现阶段的医学研究已经证实,以下人体系统最易受到微塑料的影响——
消化系统。微塑料进入人体后,会在胃肠道内滞留,破坏肠道屏障功能,改变肠道菌群平衡,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紊乱。
呼吸系统。人体吸入的微塑料颗粒,有一部分可能在肺部持续存在。这些颗粒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引发炎症,对肺功能造成长期的损害。
免疫系统。微塑料可能引发免疫抑制、免疫激活和炎症反应。长期暴露在微塑料中,可能会导致人体免疫功能紊乱,增加患感染性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
泌尿系统。微塑料颗粒有可能在肾脏细胞中积累,诱导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促进肾纤维化,导致肾功能异常。
神经系统。微塑料可以穿过血脑屏障,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引起毒性效应,引发认知障碍、改变神经递质水平,进而破坏神经元系统。
内分泌系统。微塑料还有可能引发内分泌系统失调,导致内分泌代谢功能紊乱。
当我们每周摄入相当于银行卡重量的微塑料时,“人体工厂”会奋力地工作,通过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和泌尿系统,将这些不速之客排出体外。而全世界的研究人员也在不断深入对微塑料的研究,并寻找应对之法。
为了尽可能减少微塑料对人体的伤害,郭跃武医生给出以下建议——
尽量减少塑料瓶装水的饮用,多喝加热沸腾后的白开水。因为自来水经过加热沸腾后,其中的大多数微塑料颗粒会随着水中的杂物沉淀下来。
少用茶包。近日发表于国际期刊《光化层》的一篇论文显示,经热水冲泡后,生活中常见的尼龙、聚丙烯茶包会释放出大量微塑料颗粒。这些颗粒会悄悄地“逃”出茶包的束缚,开启一场看不见的“大逃亡”,并有能力穿越人体的肠道屏障。
警惕洗碗海绵。一项来自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的联合研究发现,洗碗海绵在与不同粗糙程度的金属表面摩擦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微塑料颗粒,而微塑料的释放量与其磨损程度直接相关。海绵每磨损1克,就有可能释放650万个微塑料颗粒。
少用塑料盒装热食或加热食物。大多数外卖都会用塑料盒或塑料袋盛装食物,这些塑料制品会让我们在不经意间摄入微塑料。因此,尽量少吃外卖。收到外卖后,尽快将食物倒入玻璃或陶瓷餐具中,尤其不要让含油脂的食物在塑料盒中过夜,更不要把食物放在塑料盒中加热。使用微波炉加热时,尽量不用保鲜膜覆盖食品。
不粘锅出现划痕后尽量不要继续使用。几毫米的不粘锅划痕就能释放出大量微塑料。
少用塑料砧板。有研究发现,在聚丙烯砧板和聚乙烯砧板上切食物,都会导致食物被微塑料污染。如果持续使用塑料砧板,一个人每年可能接触到1450万至7190万个聚乙烯微塑料颗粒。
少穿化纤类衣物。长期穿着合成纤维衣物也是摄入微塑料的主要渠道之一。少穿化纤衣服不仅可以避免衣服上的微塑料被吸入人体,还可以避免其在被洗涤时释放出更多的微塑料,排放到废水中,从而污染水质。
人间皮卡丘
现在,我们用塑料制品,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怎么防!
流星云
说得太好了,可照此办理人还活不活了???人为制造恐慌气氛,谁能躲得开这种环境吗?
颜色
在医院挂水的瓶子和管子不都塑料的吗?直接进入血液了,怎么防?
人在旅途007
完了,真的玩完了。
路过
大家用的手机有好多塑料,每天享受的奶茶、桶装水、瓶装饮料也都和塑料紧密接触,穿的衣服也有“塑料”成分,怎么预防?
阮东东
如日常用的醋、酱油,如果买的是塑料瓶装的,就不能放在离灶火不远的地方。最好换成玻璃瓶的。
清一色
重金属都常吃,我还怕再多吃点微塑料了?[墨镜]
布衣咸鱼终焉式-不归路
这是美国纵队吧??
思佳
源头不解决,怎么能防得住?
充氧的气球
我就问问:现在的达官显贵穿的行政夹克和打工仔穿的流水线工装,🈶哪件不是聚酯纤维的?
shoka
已经吃丁五十多年的微塑料了,估计还得继续吃二十多年。
手套的温度
那怎么办?
江枫渔火
过些年都变成塑料人
漠然对世
现在人类已和塑料制品拉上老亲了,离不开。
贤月
为什么不解决呢?以前没有这些东西——
小帅_July
死不了,有什么好怕的,该怎样就怎样
summer
地球还能供人类繁衍几代人呢
用户12xxx45
还让不让人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