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海南新闻1月18日电(张茜翼沈南)海南省人大代表,中共陵水黎族自治县委书记吴海峰在海南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海底数据中心、国际海底光缆成为陵水发展的“新三样”。
过去一年,陵水GDP预计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18.2%,接待游客人数预计增长8.2%,游客总花费增速19.7%。
吴海峰说,陵水在产业发展上多点开花。数字文化产业方面,海风国际影视基地实现商业化运营;212款游戏在陵水出海,日活跃用户近100万人。教育服务业方面,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师生规模近5000人,在校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74项,获奖的在校学生比例达26%。未来的2—3年,预计还有较多学校入驻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
特色旅游业方面,旅游热点不断涌现,比如2024年底跨年烟花秀吸引近4万名游客,正在加快建设的疍家文旅区,周边的桐海村等村庄成为了新的网红打卡点。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方面,金枪鱼已成为陵水农业的新名片,文罗产业园已逐步成型起势,农业、工业、旅游业高度融合的产业发展平台初具雏形。
“过去陵水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房地产、农业、旅游业‘老三样’,但随着时代发展,其弊端渐显。”吴海峰说,对此,陵水提出发展数字经济。例如,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今年在校师生预计达1万人,80%以上专业与数字信息技术相关,为数字经济发展奠定基础。陵水选择数字文化和出海赛道,并且产业发展实现了从0到1的关键突破,如打通从陵水服务器到海外的出海通道,印尼的首部短剧在陵水完成拍摄并实现出海。此外还产业化盘活和改造闲置近十年的海风小镇,设立陵水数字文化产业园,今年底园区常驻产业人口预计达到5000人左右。
同时,陵水加快提质升级“老三样”。旅游业方面,今年3月将官宣建设以恐龙乐园为主题的“龙吟灵水”旅游驿站,该项目分两期建设;疍家文化旅游区近4万平方米的商业设施全面开工建设;大溪岭农博园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预计今年5月对外开放,届时将有近300亩的花海供市民游客打卡观光。农业方面,将在推动文罗产业园一、二期全面投产运营的基础上,着力推动农业规模化种植、养殖体制机制及组织方式方法的转变。
吴海峰表示,自2022年底起,陵水每月第三周的周三都会举办“政企有约”的活动,目前已举办28期,累计解决市场主体反映问题1168个,建立健全30多项制度,推动解决营商环境普遍性、根源性问题。未来将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对标对表世界银行各项标准查漏补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