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式急救!微信小程序“数字灯塔”抢跑生命赛道

羊城派 2025-01-20 14:11:58

1月20日,是国家急救日,今年的主题是“关爱生命,救在身边”。在急救领域,每一秒都关乎生死。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55万心源性猝死病例警示着急救效率提升的紧迫性,心脏骤停4-6分钟黄金救援时间与城市救护车8-13分钟平均到达时间的差距,凸显了急救空窗期的严峻挑战。

如何利用“数字灯塔”助力急救?

在广东东莞,正在打造的全国首个“社会急救4分钟救援圈”示范区,以“企鹅急救”微信小程序为核心的数字化工具,正带来急救新突破。

东莞市120指挥中心是全市急救的核心枢纽,东莞市120指挥中心主治医师黄静仪介绍,当电话响起,调度员凭借扎实的医学背景和丰富经验,迅速从紧张的报警者处获取关键信息,借助智能调度系统,综合距离与医院实力精准派车。

变偶发式急救为“网约式”急救的关键就是通过微信小程序“企鹅急救”,120指挥中心、医院急诊科等多方、直观地进行可视化交流,救护车在途时,急救专业人员也可以通过车载视频通话系统远程观察伤患者情况、指导第一现场救援,补上救护车到达前急救空窗期的最后一块拼图,争取4-6分钟的黄金急救时间。

“与深圳、广州的MPDS系统不同,东莞市的多方视频通话由急诊科出诊医生指导。”黄静仪介绍,东莞市目前有70家120急救分站,3个急救驿站,东莞市109辆120入网救护车均安装了腾讯多方视频通话系统。通过视频连线,救护车医生能提前了解患者状况,远程精准指导操作、稳定情绪,大大提高急救成功率。

最让黄静仪印象深刻的是2024年9月,一名家长在给孩子泡澡时,孩子不慎睡着并溺水。“当孩子被从浴池中捞起时,已没有呼吸和心跳,肌张力为零,身体软绵绵的。”她说,120指挥中心通过视频链接与现场家长取得联系,在途的康华医院救护车医生通过视频指导家长进行心肺复苏术。幸运的是,孩子的父亲之前学过急救知识,在医生的指导下,成功进行了心肺复苏。在救护车到达之前,孩子的脸色从青紫转为红润,神志也逐渐清醒。

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局长张巧利介绍,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试点打造全国首个“社会急救4分钟救援圈”示范区,2024年5月落地至2024年底,东莞市累计接通视频电话11984通,视频接通率74%,成功指导心肺复苏32例,指导海姆立克法20例,指导压迫止血957例,完成AED部署100台,培养急救志愿者12920名。

此外,东莞市已有100台AED接入“企鹅急救”地图——在示范区实现10万人100台AED的覆盖率,已培训14000名社会急救志愿者,其中12920人成为“企鹅急救”平台志愿者。通过急救力量与资源的高效连接,为东莞“社会救援圈”提供多方面社会应急保障。

文|记者王丹阳

图|受访者提供

0 阅读:1
羊城派

羊城派

广东羊城晚报新闻客户端羊城派内容以及资讯的推送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