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甘居鹏
图据新华网
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正以一种新的生产力形式,向工业、交通、医疗等行业领域加速渗透,成为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
正如英伟达CEO黄仁勋所提出的“算力即权力”的论断,揭示了算力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谁拥有算力,谁就能在未来AI的竞争中占据主导权。
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全球算力需求不断攀升,对算力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民生证券研报称,国产AI算力崛起已经是大势所趋,AI一方面正在驱动空前的终端硬件革命,另一方面AI+应用迎来全面落地拐点。
2024年被称为国内大模型落地元年,意味着大模型如同水和电一样进入千行百业,真正发挥价值。对AI赛道上的参与者而言,2025年既是算力建设的窗口期,也是企业抢占先机、巩固自身竞争优势的关键大年。
当前,人工智能应用日益进入到场景化的深水区,算力资源也面临着缺乏国产化方案的现实难题,以及对自主可控的迫切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算力的落地方式也正在发生变化,大多数中小企业通过租赁模式获得算力,而不少有实力的大型科技企业自建AI训练集群。
例如,2023年10月,科大讯飞和华为合作开发了“飞星一号”,这是首个集计算、存储、网络三位一体的国产万卡算力集群,大幅提升了训练效率。
一年后,科大讯飞、华为、合肥市大数据资产运营有限公司三方联合打造的国产超大规模智算平台“飞星二号”启动,实现新模型新算法的持续适配和智算集群规模的再次跃迁,持续探索无人区、引领国产大模型底座的发展。
2024年10月24日,“飞星二号”启动。图据新华网
近日,基于“飞星一号”的强大能力,科大讯飞发布了我国首个基于全国产算力训练的具备深度思考和推理能力的模型——讯飞星火X1。该模型中文数学能力国内第一,并率先应用于教育、医疗等刚需场景。
在实践中,星火大模型在华为昇腾算力上的训练推理性能不断优化,普遍达到业界90%以上,部分测试集表现甚至超过国际领先的GPT-4Turbo。
这不仅证明了国产算力的实力和可靠性,更打破了国外算力在高端模型训练领域的垄断地位,提升了国家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的竞争力。
对于企业而言,在避免卡脖子风险的同时,提升算效、降低采购成本;而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人工智能算力平台的建设及推广,将为传统产业提供了数字化转型的途径,也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
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价值预计将会进一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