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同山酒的传说故事

钱江晚报 2025-01-20 15:57:00

潮新闻客户端田渭法

诸暨市民政局出版了一套“诸暨地名文化丛书”,徐建锋为主编,王燕芳为副主编,撰写、编辑、出版了《诸暨地名故事》,请书法家何涤非题书名。其中103页由史家后代写,题目是《鲁家出好汉》。

鲁戈山下(现店口镇鲁戈村)的地名已延续上千年。

大宋年间,鲁戈村就有鲁姓人氏居住,村庄后面的小山叫鲁家山,村庄叫鲁家山下。后来史太公迁入定居,成为村里的殷实大户。绰号“花和尚”的鲁智深原型,也是这个村子的原住民。2016年11月,浙江水浒研究会和浙江三国演义专业委员会出了一本相关专辑,讲到诸暨是《水浒传》的原型地,最好的实例就是“鲁戈”村庄名还在,史氏后代延续至今。

话说当年,史进与鲁智深历经种种磨难来到梁山,结交众豪杰,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史太公本是酿酒高手,把鲁戈山烧酒拿到景阳冈,武松喝了后,在牛坞岭冈打死了老虎。后来下山到七里村,看到蒋门神欺行霸市调戏妇女,竟将他打死,为民除了害。

然而待等宋江“招安”被赐“御酒”毒死后,临安官府都头带领捕快来到鲁戈村,查户口,寻酒坊,见史太公和两个儿子已经逃之夭夭,都头一声令下,把史家的酒坊砸了个“稀巴烂”。

史太公经不起折磨,病重缠身,临终时把两个儿子叫到身边:“看来,我已来日不长,你们做酒还是换个地方吧,这里离浦阳江近,官府抓人容易。”

两个儿子含泪齐声道:“爹,我们得换到哪里酝酒?”

史太公指了指西南方向,“离浦阳江最远的诸暨边界。”

大儿子说:“那是同山吗?”

小儿子说:“同山离江远,山高水远,酝酒水质更好!”

史太公点点头,没几天就去世了。

两兄弟含泪埋葬了父亲,然后结伴去投奔了同山。

同山有另一番景象。这里有仙过岭,这里有布谷岭,这里有神仙堰,这里有凤凰山和笔架山……

两兄弟于是在同山落脚。为避官府,又怕生人嫌疑,哥哥把史姓改成寿,弟弟把史姓改成边。两兄弟在同山创办了两个酒坊。而两兄弟的后代又有改姓为王姓和陈姓、朱姓的。他们终生以酿烧酒为生,比较平安顺利地代代相传。

到了明代同山酒的传承人叫徐渭,也叫徐文长。这个徐渭,有人说他“玩世诗仙,警群酒侠”,是中国的梵高。郑板桥自称是他的“门下走狗”。齐白石“恨自己不能为他磨墨理纸”。

徐渭嗜酒狂放,民间给他编了一段精彩的故事:一天,一位神仙化成一位老翁,在酒店找到了徐渭,劝他戒酒,修仙学道。徐渭不以为然,说“不羡皇帝不羡仙,喝酒胜过活神仙”。仙人见徐渭不听劝诫,就拿起拐杖走了。徐渭上前想拉住老翁讲喝酒的好处,但追赶不及,只拉住了老翁手中的拐杖。徐渭将拐杖放在家中院子里,没想到拐杖不久竟长成了一根很大的青藤。徐渭明白老翁系仙人所变,前来劝他戒酒,但他还是不为所动,每天照样喝酒,逍遥自在,并自号“青藤道士”。

徐渭因无钱娶妻,入赘潘姓人家为婿。在那个时代,入赘是一个男人的无奈和羞耻,但是这段日子却是他极其难得的一段幸福时光。

潘氏年方十四,生得娇柔秀丽。更难得的是,两人经历也有颇多相似之处。徐渭生而丧父,潘氏早失母爱;徐渭庶出,而潘氏跟着继母过活。婚后五年,潘氏为徐渭生下一子,取名徐枚。不幸的是,当年秋天,潘氏因患肺病逝世,不过十九岁韶华。爱妻的离去,给徐渭备受创伤的心灵,又划下了一道重重的伤痕。

如此多的变故和挫折,早已超出普通人的承受极限,却激发出徐渭胸中的不平之气,荆轲和高渐离是徐渭最崇拜的古侠。徐渭想,既然无法效仿荆轲刺秦,那不妨做个高渐离,与屠夫野人狂饮纵歌于市井之间。一日,浙东大侠吕正宾在桐乡大破倭寇之后,与徐渭意气相投痛饮数日,并以“断倭之首”的日本刀相赠。分别后,徐渭佩刀策马三十余里,枕刀而眠。徐渭虽然才华过人,由于只是一个秀才,便处处低人一等。诗书画曲,在当时的人们眼里都是杂学,就是不入流。徐渭性子高傲,因此半生潦倒。他与唐伯虎有点相像,但唐伯虎遇到了叛逆的宁王,人生彻底悲剧了,而徐渭遇到的是浙直总督胡宗宪,得以让他一展军事才华,在平定倭寇中屡出奇谋。

徐渭熟读兵书,更有远大的志向。嘉靖时期,东南沿海倭患不绝。1555年,两万明军围剿盘踞在陶宅的一千倭寇,结果大败。徐渭写下了一篇《陶宅战归序》,文中道“能言者多在下,不能察而用者多在上”,毫不留情地指出明军战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为帅者不能用人。这篇文章吸引了胡宗宪的目光。但由于胡宗宪与朝中奸相严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自视清高的徐渭不愿为之效力。后来胡宗宪礼聘再三,徐渭这才勉强答应。

胡宗宪治军极严,威震东南,府中人看到他都俯身说话,头也不敢抬。徐渭到任的第一天,穿了一身破衣服,长揖之后就自己坐下,旁若无人地纵谈天下大势。胡宗宪非常欣赏徐渭的才华和豪侠之风,以国士相待。徐渭没有辜负他的厚爱,入幕之初,代其连写《进白鹿表》和《再进白鹿表》,嘉靖帝读毕大喜,赏胡宗宪宝纱彩缎,赐一品俸。至于抗倭的战略部署,徐渭也无不与之筹划,诱降倭寇首领汪直,就有他的一份功劳。徐渭甚至还充作士兵,不顾危险,亲上前线侦查敌情。

人生难得是知己,徐渭被胡宗宪聘为幕僚,得以恃才放旷,在抗倭卫国的正义事业中发挥着他特殊的才能。只可惜朝堂风云变幻,严嵩倒台,胡宗宪受到牵连锒铛入狱。被称作“东南第一幕僚”的徐渭也黯然退场。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徐渭在军旅之中曾收了一个学生,将心中兵法谋略倾囊相授。这个学生日后在朝鲜击败了日本大名鼎鼎的丰臣秀吉,几乎将二十万倭寇全部赶下海去。这个学生就是一代名将李如松。徐渭回乡后,师生二人始终有书信往来。当李如松得知徐渭生活困顿,便邀请恩师北上。可是当徐渭走到徐州,病情复发,难以支持,便折返回乡。

徐渭在这个时候萌生撰写《大明英雄故事》,这本著作足有30万字。他一边喝着绍兴黄酒,一边在“青藤书屋”撰写朱元璋、胡大海、朱允炆、朱棣的故事。当全书成稿后,有许多志士仁人前来祝贺。这时候,诸暨人拿着同山烧前去他居室祝贺。

当这位天才文学家喝了足足2斤同山烧后,身子发热,灵感泉涌,当即吟诗一首:

撰罢大明英雄谱,

呷上同山芦芁烧。

浑身有劲文思涌,

赛过当年鲁智深!

中国,山水花卉人物图(局部)明代徐渭

徐渭后半生被同山烧酒的酒香醇味所吸引。他不但爱喝,而且不顾百里亲自前到同山,他仰望连绵山峰,踏走同山溪路,见到了北宋时期大才子范仲淹的《诸暨道中作》诗文:

林下提壶招客醉,

溪边杜宇劝人归。

可怜白酒青山在,

不醉不归多少非。

范仲淹(989-1052年),他的“庆历新政”受到保守派的反对,被贬出京后,来到诸暨同山。该诗是说:在树木里斟酒邀请客人畅饮,溪水旁杜鹃声声提醒人们回家,但可惜清醇的酒和青翠欲滴的山就在眼前,不喝个痛快怎么能安心回家呢?心中又有多少事情需要放下呢?

真是同病相怜!徐渭十分欣赏这首诗。

由此徐渭更喜欢同山这个地方啦。此后徐渭有个习惯,就是写长文创作画画时,喜欢吃绍兴酒,而写诗则喜欢饮同山烧。他忽然感觉到,喝同山烧能勃发诗情。

于是他玩在同山、喝在同山,为寿姓、边姓、王姓、陈姓、朱姓酒坊师傅们蒸芦芁、拌酵母,烧烧酒。他似乎成了同山酒的极好见证人。

有一年的正月初一,大雪飘飘,徐渭自斟自饮,不觉微醺,于是叫着近邻王山人同到尚志家痛饮,晚上回来,又在园中独饮,大过了一场酒瘾。之后,他写诗一首,记下了这次雪中豪饮的经过与感受:

元曰独酌不成酡,穿邻唤客雪中过。

三百六旬又过矣,四十五春如老何。

他的酒诗很多,还有:

一斗醉来将落日,胸中奇突有千尺。

急索吴笺何太忙,兔起鹘落迟不得。

今日与君饮一斗,卧龙山下人屠狗。

雨歇苍鹰唤晚晴,浅草黄芽寒兔走。

酒深耳热白日斜,笔饱心雄不停手。

时人为了求得他的字画,常买同山酒馈送。他的外甥一次去他那里求画,给他带去八升同山烧酒,徐渭喜不自禁,不但为外甥画了巨幅画作,而且专门写诗记下了这次作画的过程:

陈家豆酒名天下,朱家之酒亦其亚。

史甥亲挈八升来,如橡大卷令我画。

小白连浮三十杯,指尖浩气响成雷。

惊花蛰草开愁晚,何用三郎羯鼓催?

羯鼓催,笔兔瘦,

蟹鳌百只,羊肉一肘,陈家之酒更二斗。

吟伊吾,进厥口,

为侬更作狮子吼。

徐渭热爱大自然中的松、竹、梅、兰。在绍兴建有梅花馆。一遇雪天,便逸兴遄飞,游目骋怀,必赏梅饮酒:

夜雪积梅条,临窗赏若邀。

枝须将影入,酒器上花飘。

白发宜侬映,春声任鸟调。

衰年无礼数,正好枕丘糟。

这首诗是徐渭饮酒时的意外收获,写得那么亲切而富有情趣,全是同山酒“发酵”的结果。

徐渭的绘画主观感情色彩强烈,笔墨挥洒放纵,从而把中国写意花鸟画推向了书写强烈思想情感的最高境界,成为中国写意花鸟画发展中的里程碑,开创了中国大写意画派的先河,为文人画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画风对清代的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以及近现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0 阅读:5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官方账号

作者最新文章